-
1 # 小陵野叟
-
2 # 此箋
首先要糾正一點,在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裡,惜春並沒有出家棲霞山,而是留在了大觀園內。抄檢大觀園後,賈府衰敗的跡象愈發明顯。自小性格孤僻的惜春,在目睹了賈府的敗落和三春的悲慘遭遇後,最終也選擇了“獨臥青燈古佛旁”。
在小說第一百一十七回,惜春立意必須要出家,去徵得邢夫人和王夫人的同意。兩位夫人也知道無法阻攔,只能選擇同意。在小說第一百一十八回,王夫人當即表態,惜春要像妙玉那樣帶髮修行,而且要留在家中。王夫人說道,“姑娘執意如此,我們就把姑娘住的房子便算了姑娘的靜室”。同時,王夫人詢問有誰自願與姑娘結伴修行,最終紫鵑自告奮勇,要求與惜春一起遁入空門,並且許諾照料姑娘的飲食起居。
後來寶玉出家之後,在小說最後一章,對於惜春的去處也有所交待。賈珍曾說道,“櫳翠庵圈在園內,給四妹妹靜養”。由此可知,惜春並沒有離開大觀園,一直在園內帶髮修行。看破紅塵,皈依佛門,惜春面對青燈古佛,雖然清苦,但終究也是保全了性命。王夫人當初詢問誰能陪伴惜春在青燈古佛之旁的時候,襲人也曾躍躍欲試。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被寶玉給阻攔。寶玉說“你也是好心,但是你不能享這個清福的”。眾人為惜春出家而惋惜,唯獨寶玉不勸阻也不傷心,反而認為這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福報。
惜春的出家,不同於妙玉的保命修行,而是一種靈魂的迴歸和命運的解脫。天性孤介的惜春,父母早亡,哥哥不疼,嫂嫂不愛。在大觀園裡,眾姐妹繁多,賈母縱使把惜春養在身邊,畢竟只是一個侄孫女,心心所繫還是自己嫡親的寶玉與黛玉。平日與惜春交好的,也不過是智慧兒和妙玉這些佛家之人。惜春選擇出家,既有天性裡的佛門慧根,也有經歷賈府敗落之後的看破紅塵。尤其是目睹元春、迎春和探春三姐妹繁花落盡,零落成碾作塵之後,惜春更是將繁華勘破,尋求內心的清淡天和。
而妙玉,作為官宦之女,最初遁入空門帶髮修行,也不過是為了保全身體的安康。被王夫人請入大觀園之後,面對紅塵世界的桃紅柳綠,妙玉心裡難免又升騰起情愛痴念。也曾為寶玉生辰祈福,也曾“坐禪寂走火入邪魔”,無不在印證妙玉“雲空未必空”。惜春與妙玉都未曾離開大觀園,但各自的因果卻不同。惜春遁入空門,不管是天性使然還是無奈之舉,都在賈府大廈將傾這個重要時刻挽救了自己的性命,求得了自己的福報。而妙玉被強盜擄走,失去了清白,也丟失了性命,“可憐金玉質,終陷於泥淖中”。
回覆列表
賈家作為她的避風港,在大觀園毀滅後,妙玉不得已投入了滾滾紅塵的泥淖之中,融入她曾經鄙視瞧不起的風塵骯髒。是為“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其實原文對妙玉結局的說法是她師父早有推演,甚至還令她不要回到原籍,就在京城等待結果。
“(妙玉)文墨也極通,經文也不用學了,模樣兒又極好。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蹟並貝葉遺文,去歲隨了師父上來,現在西門外牟尼院住著。他師父極精演先天神數,於去冬圓寂了。妙玉本欲扶靈回鄉的,他師父臨寂遺言,說他‘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有你的結果’。所以他竟未回鄉。”簡言之,妙玉:一位修行之人自稱“檻外人”,卻從未離開塵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