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652487320875

    快樂,開心傾向於描述人短暫的歡愉,而幸福是一種長期穩定的情緒。那麼一時的快活對幸福有何影響?灑家看來,猶如朝萬頃碧波丟一塊石頭,有波瀾但終歸平靜。下面說說丟擲這個點的意義。

    關於幸福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不大可能受一時快活的衝擊而拔高的理論早已有之(反之遭受噩耗也成立)。灑家側重說明這個理論帶來的潛在影響,同時試著探討幸福的決定因素。課題很大,俺挑揀些有趣的說。

    明白幸福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可以讓大夥兒很好地應對生活中隨時可能出現得刺激性事件,或壞或壞,好的有中了500萬的鈔票,壞的有突遭橫禍折了一條腿。

    幸福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意味著,這些事件對你的刺激,不管是快感還是痛感,適應一段時間終歸平靜,該怎麼得還怎麼的,事件前後幸福指數相差不大。甚至灑家個人認為,你遭受衝擊時的幸福or痛苦感更大程度只是一種假象,總體幸福指數並不會受摧折,最簡單的例子,當你牙痛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有空閒去生髮其他煩惱,你全部注意力都會集中在牙痛這個點上,對於精神方面太活躍而致苦惱的人士無疑是一種解脫性中和。退一步講,痛著痛著痛也就習慣了,身體自適應超乎想象。舉個例項,灑家在牙痛磨蹭兩個月後,拔之,麻藥褪去,竟然不覺著太疼,螞蟻撓癢癢似的!功勞都歸於之前更疼的時候都捱過來了~

    幸福感這東西,基調在打小大致就定了,弗洛伊德強調未成年時間區間對人具有重大意義的理論不可小覷。一般人在小時候除卻基因負載的核心(不排除悲觀樂觀遺傳取決定性作用的可能),樂觀悲觀與否基本取決於成長路上週遭環境,這個環境最大的構成元素就是其身邊的人。

    基調定了之後,幸福感就像一條相對平穩呈水平延展的曲線,波動很小,可塑性較弱。一個人由悲觀到樂觀是一個自我救贖的漫漫征途,不大可能一蹴而就。而樂觀派也未必一輩子高枕無憂,支撐幸福穩定的要素受到抽剝,也會有宕機觸底的危險。至於什麼是支撐人幸福指數的要素,可參照馬斯洛需求理論(未必唯一,這只是一種便利的解釋說法)。維持提升幸福感相對不易,而對一般人來講落入痛苦則要簡單得多,因為大多數人對外在的衝擊都過於敏感,而自在內心的修為往往跟不上,無力抵禦外部的鉅變。

    那人在追尋幸福的路上豈不是凶多吉少?非也~追尋幸福是人類永恆的主題,要想獲得穩固如山的幸福感,除了滿足基本的需求,自我精神層次的修為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最終決定你幸福與否可以說完全取決於你的內在修為。

    你看看幾千年前,莊子他老婆死了,人家不是哭天搶地,而是分開雙腿像簸箕一樣坐著,一邊敲打著瓦缶一邊唱歌。

    惠子看見就說:“她跟你過了一輩子,生兒育女直至衰老隕歿,人死不傷心哭泣也就算了,你丫還敲著瓦缶唱起歌來,這也太過分了吧!”

    莊子回道:“不對哩。她死了的剎那,我怎能不感慨悲傷?然而仔細想來她開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來就不曾具有形體,不只是不曾具有形體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氣。後來夾雜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變化而有了元氣,元氣變化而有了形體,形體變化而有了生命,如今變化又回到死亡,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執行一樣。死去的那個人將安安穩穩地寢臥在天地之間,而我要是嗚嗚地圍著她啼哭,那是不通曉於天命的傻逼行為,所以也就不哭惹。”

    這大抵就是內在修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XP是保質期還是生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