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吟風弄月

    我是八四年出生的,我記得我小時候上幾年級的時候我爸爸給我買了一個二手的山地腳踏車,那時候可風光的不得了,騎到學校裡引來好多同學羨慕的目光,那時候基本都是老式帶前槓的那種大的腳踏車,特別笨重,也不好看,第一輛摩托車是二十幾歲的時候買的,被摔了幾次夠慘的,我覺得這些年的變化真的太大了,誰能想到今天的我們能用上手機,能開上車?那時候找人基本靠吼,要麼找人帶口信,吃飯一菜一湯是標配,雖然現在的物價高,總體上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很多。

  • 2 # 粉墨兒4

    悟空早上好.九十年代代歩是腳踏車.摩托車.但也有汽車.那是富人的.輪不到自己.現在百分之八十家庭都有小車代步.雖是️排場.但去個地方停泊車有難度.高峰期路上堵️人發慌.特別是有急事.恨不得扔了汽車下來跑路去辦事.政府咋就不考慮在增加車輛數量的同時也要擴路加公路.本來有車是方便.因為一些原因反而不方便.國家發展對九0後的影響是大.可以說改變了這代人的觀點.什麼都超前.老說我們傻.90後的消費那是賽過前面幾代人.不說這代人了.他們的脾氣讓人驚歎的發呆.他們的原生態活人讓你感覺回到原始社會.總期盼九0後生自強自立門戶時.有擔當負責任能擔做人的大任了.

  • 3 # JACK傑克

    第一,八十年代。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代,那時的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還是腳踏車的天下,被稱為"腳踏車的海洋",工人,學生,農民等等社會三教九流,人們的出行方式,基本上是腳踏車,或乘坐公交車。改革開放剛剛起步,人們沒看到什麼新的變化,出行方式,思想意識,物質生活還是原來的,人們在"四個現代化"的旗幟下“努力奮鬥著。第二,在社會上大多數人還是騎著腳踏車的時候,八十年代中期,我爸爸買了摩托車,這算焦作市的第一批車主,“重慶50型"車,二衝程輕便摩托車,那時我在上初中,有機會我也騎上兜兜風,好威風了! 因為那時大街上幾乎沒什麼摩托車。第三,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九十年代,大街上的摩托車也多了起來,主要是“嘉陵"型摩托車,中日合資車,省油,皮實,耐操。參加工作後,我也買了我平生第一個車,嘉陵70型車,騎了十年後,賣給別人了。這個時代,轎車還是普通家庭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都是企業事業單位公用品。第四,進入新世紀後,改革開放的"紅利"逐漸開始發放了,富裕的人們開始買私家車了,我還是騎摩托車,不是買不起,是那份割捨不下的愛好和情懷,又圖方便,好停車等,才一直騎摩托車,不過不再是“嘉陵7o"車了,是"鈴木15O”了,質量槓槓的,我不羨慕別人的私家汽車,雖然說現在是私家車的“天下"了,我只喜歡摩托車,這是個人愛好,偏好,比汽車靈活多了。好了,就寫到這兒吧,我是Jack。

  • 4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90年代連騎摩托車都騎不上,現在交通發達,村村通公路,城鄉人都比較普遍用小車代步,生活節奏大不一樣。至於國家發展對90後有多大影響?我認為國家發展對90後最大的影響就是:國家發展到第二個一百年,即新中國成立100年時(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90後到那時候最大年齡才60歲(虛),才陸續進入人的後半生,是多麼幸福啊!所以90後要學會感恩、報效祖國,已經在各條戰線上工作的,都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為實現 “兩個一百年”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正在學校讀書未畢業的,一定要刻苦努力學習,把自己鍛鍊成一個體念國事,知無不為、爭做貢獻、報效祖國的人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知道紅樓夢裡的劉姥姥進大觀園在第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