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oaer3649

    在酒桌飯局上,當眾人觥籌交錯喝的盡興的時候,總有那麼一兩個傢伙,杯裡盛著清茶,舉著杯子客氣地說:“我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遇到這樣的人,你可千萬別覺得對方不夠誠意,不識抬舉。以茶代酒,恰恰是一種內心的尊重與自知表現。不是什麼東西都能代表酒,茶說:我行!中國是個喜酒又喜茶的民族,無論是詩酒文化,還是詩茶文化,酒與茶,成為五千年文明裡經典文化的催生物,多少詩歌篇章因酒/茶而書寫。酒/茶/詩,本來就是三位一體不分家!中國素有“以茶代酒”的習俗,每逢宴飲,不善飲酒或不勝酒力者,往往會端起茶,道一句“以茶代酒”,以盡禮數,既推辭擺脫了飲酒,又不失禮節,而且極富雅意。以茶代酒,不是逃酒,不是避酒,而是真心實意地告訴大家:我也是想跟你們一樣盡興喝酒的,但是我確實不甚酒力,或因為其他各種原因此時不宜喝酒,但是同飲之心未曾減半,所以以茶代酒,此茶盛著的敬意與走心,和你杯裡的酒是一樣樣的,我喝下去的,也是和你一般香醇之心意!既不失禮節,又真情實意以茶代酒,也真的只有這茶,才能有這般地位,可以說代替就代替。換了別的果汁可樂牛奶或白開水,你說代替,酒可不願意給你代替!以茶代酒的傳說是這樣來的關於以茶代酒的來歷,有著這樣一個故事。《三國志·吳志·韋曜傳》:皓每饗宴,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率已七升為限,雖不悉入口,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常為裁減,或密賜荈以當酒。文中“皓”即吳國的第四代國君孫皓,也是東吳的最後一個皇帝,他嗜好飲酒,每次設宴,規定來客至少飲酒七升。孫皓對博學多聞的朝臣韋曜甚為器重,此人是孫皓父親的老師。韋曜酒量不好,每當韋曜難以下臺時,孫皓便悄悄讓人把酒換成茶,讓韋曜不至於難堪。這就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記載。這裡的以茶代酒,是惜才、是體諒、是關心、是國君的智慧。而把以茶代酒發揮的最淋漓盡致,讓所有人都無法不接受這份“代替”的,當屬娛樂界人士曹格。當年喝醉酒打人事件發生後,曹格洗心革面,在新聞釋出會上“以茶代酒”致歉,表達了足夠的誠意。能飲酒,更能放下酒杯端起茶杯來飲茶,難怪媳婦和女兒都那麼喜歡這個曹爸爸。粉絲們也早已忘記他當年的打架事件,只記得這份以茶代酒背後曹格的改變和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歌詞中有這麼一句“姑娘,姑娘我真的好想你,想著你的~~,想著你的~~”,這首歌名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