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顏公子看劇
-
2 # 美麗的江邊小城
有感而發啊!
看了電視劇就有那種意境啊,不同的時候有著不同的感受,就比如看電視劇的時候我有時候開心,有時候傷心,那是因為看了對自己心情有改變,有時候心有所感。
-
3 # DaYu
有這樣一句話,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讓我們對一個事物產生興趣的點有很多,背景,故事,人物關係,畫面,以及聲音都是傳遞感情的媒介。
曾幾何時聽不懂的歌再聽時結合自己的一些故事甚至會讓你掉淚。(主題曲)顧名思義要契合主題在電影、電視劇、動畫、舞臺戲劇等作品中,用來代表作品的主要樂曲或歌曲。當我們瞭解了劇情或苦或甜這些媒介給我們潛意識裡傳遞的是一種叫感情的東西,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不管你好與壞都有屬於自己的感情價值觀,你喜歡什麼,你厭惡什麼,你為什麼感動,你為什麼苦惱 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一杆秤,逼數自在人心!!
而作為主題曲本身是為"舞臺"服務的,好的主題曲例如最近的說散就散,還有當初的五環之歌更是讓電影本身大火了一把,而有的主題曲初聽並沒有什麼感覺,當我們在觀看"舞臺"上撥動人心的劇情時情不自禁的代入到歌曲中,這時發現原來這首歌當你投入了感情那他便如Teana般動聽了。
-
4 # 艹亻2DY
第一,你追了這部劇,並且被劇情觸動到。
第二,主題歌伴隨著劇情對你的吸引,就像結婚時放婚禮進行曲,大部分人當時的感覺應該是一樣的,甜蜜幸福的感覺。道理一樣。
第三,你是第二條裡大部分人中的一個。
回答完畢。
這種感覺很正常,或者說沒有這種感覺才奇怪。主題曲本身的功能之一就是服務劇情,增添劇情的完整度和情感的飽滿度,而且在它一定程度上是代表這部影視作品的,可以高度概括其中感情或者故事的,比如說《我的少女時代》這部電影,主題曲是田馥甄演唱的《小幸運》,歌詞唱“與你相遇,好幸運,可我已失去了為你淚流滿面的權利“,這正是電影中一段劇情的體現,也是主人公心裡的感情的展示。
歌曲本身就是在表達情感,講故事。民謠之所以受歡迎,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它承載了很多創作者的故事在裡面,娓娓道來。而一首歌所能承載的資訊量又是有限的。這種時候如果看了劇情,對歌曲裡的歌詞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甚至會恍然大悟,那自然是會覺得越來越好聽。
而且現在大多數影視劇的主題曲都會在劇情進展到相應的時候來播放,更加烘托感情,比如說鄭中基有一首歌叫《答應不愛你》,這首歌作為《仙劍奇俠傳三》的一首插曲,全劇出現的時間屈指可數,但都是在非常恰當的時候。
尤其是紫萱與徐長卿相約一起喝下忘情泉,忘斷前情分道揚鑣的那一段,明明是一對相愛的人,卻被命運裹挾著不得不分離,兩人表面上似乎沒有什麼掙扎就同意了,一起喝下泉水,卻不約而同的在轉身離去的時候吐出了這口泉水,背景音樂裡鄭中基的歌聲深情款款:
“真的對不起
答應了你不再愛你
我卻沒答應我自己”
瞬間將劇情的催淚程度提升了好幾個層次,當年直接把我看哭,並且迴圈了好久這首《答應不愛你》,而每次再聽,我都會想起劇裡紫萱變成絲絲縷縷的白髮和徐長卿在雪中駐足,一臉悵惘。
所以主題曲不僅是對劇情的一種補完,在以後每每聽到這首歌又會勾起關於這首歌的一些美好回憶,幾層加成,好聽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