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漫瀚調
-
2 # 阿帕奇影者
根據拍攝需要,選擇合適的相機,喜歡什麼品牌,就買什麼品牌,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你喜歡的就是最好的。如果是菜鳥,就多諮詢專業人士,多在網上了解,不要只聽信一家之言。或者先買入基本的套機,使用一段時間後,根據自己的拍攝方向,再新增鏡頭。市面上就那麼幾大家的產品,每家產品都各有特色,不必擁有這家而貶低他家。
我自己喜歡拍風景,但又不願意太重的機器,以輕便為主。不為商業目的,不追求極限畫質,自娛自樂一下。所以我綜合平衡之後,選擇了富士微單,小巧鏡頭,加起來700-800克重,比過去拿單反2000克的重量,如釋重負。當然你若年輕力壯,選擇全幅單反,也許創作空間更大。
其實器材只是工具。過去的相機引數遠比不上現在的相機,但一樣可以拍出劃時代的作品,一樣出攝影大師。所以,不斷的學習實際操作,熟練掌握手中武器,練好自己的大腦,永遠比擁有好器材重要。
傳上幾張圖,僅供交流。
-
3 # 陽光吉他
自由選擇,心隨所願,因為你是給自己買相機,不是給人買相機!
那些所謂的“推薦”,只是個人的侷限性習慣!
-
4 # JSCSJ
上世紀日本5大照相機廠是佳能,尼康,美能達,奧林帕斯,賓得,期中佳能和尼康是巨無霸,那些柯尼卡,理光,雅西卡,富士等只能算二流工廠,精工為5大工廠提供單反用的鋼片快門,酷帕廠為二流廠提供鋼片快門,那時根本沒有索尼和松下,進入數碼階段,完全淘汰了交卷相機,數碼技術其實是照相機裡面的一部分,如果把數碼技術無線放大而忽視了照相機其他技術的發展,這是很大的錯誤,一般照相機就二種形式反光取景(單鏡和雙鏡)和平視取景,現在又出來個電子取景,把攝像機技術移植到照相機上,到底以後是不是能形成一類,還得由時間和市場來檢驗,攝像同照相還是有區別的,要求不一樣。電子取景不可能淘汰光學取景器。下面照片是本人以前設計照相機時相機主體,模具注塑出來的樣品。
-
5 # 躲貓貓14307438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佳能和尼康的使用者群體巨大,機身和鏡頭的存有量都巨大的。帶來幾個好處,第一,維修方便,因為使用群體大,駐點的維修點肯定多,更換的備用的零件也會充足。第二,鏡頭存有量大,難道攝友之間就更方便臨時借用,可以更方便體驗各種鏡頭的魅力。第三,品牌論壇人數多,能更好的分享心得和交流
回覆列表
推薦是因為他們用習慣了,富士松下在殘畫幅上做的很好,索尼感覺有超越佳能尼康的趨勢,只是微單的鏡頭貴一點,可以選副廠的或者加個轉接環就行,所以說現在相機上已經沒那麼大的差距了,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