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yeyd16139
-
2 # 使用者2133695486863
小步舞曲 法國古老的民間舞曲,17、18世紀流入宮廷,並逐漸盛行於貴族社會。三拍子、中庸速度、風格典雅優美。可以寫成獨立的器樂曲,也常用於古組曲或奏鳴曲的第三樂章。通常為帶"三聲部中段"的復三部曲式結構。拉莫、莫扎特、貝多芬等人的小步舞曲最為著名。 原為法國土風舞,一種三拍子的舞曲。約1650年傳入宮廷,逐步變成速度徐緩、風格典雅的舞曲,流行於貴族社會。十七、十八世紀常用於古鋼琴組曲和管絃樂套曲中,作為一個樂章(常為第三樂章),也可作為單獨的器樂曲。其結構為三段式曲體,中段常用三個聲部寫成,故稱“三聲部中段”,沿習至今。 圓舞曲 圓舞曲對中國來說是一種外來的音樂體裁,英文是所以有時也音譯為“華爾茲”舞曲一般起源於農村。圓舞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城市中特別是在維也納發展起來的。所以,有些圓舞曲也叫維也納圓舞曲。溯源追根,圓舞曲的前身是奧地利民間的“蘭得勒舞曲”,這也是一種農村舞曲。圓舞曲在“蘭得勒舞曲”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三拍子舞蹈,跳舞時一對對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節奏旋轉打圈,動作輕快、優美,情緒熱烈、歡快。這些特點決定了圓舞曲的體裁特徵:速度較快,拍或拍,這些特點,配合上環繞支點音旋轉的音調,便生動地產生旋轉打圈的動作感。圓舞曲的體裁特徵,更鮮明地體現在它的伴奏音型中。典型的圓舞曲伴奏音型是強弱分明的三個均勻的四分音符(在拍則是八分音符),每小節一個和絃,第一拍是強拍,奏和絃的低音。第二、三拍是弱拍,在較高音區奏其它和絃音。 十八世紀後半葉,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莫扎特寫了近五十首短小、精悍、具有民間風格的圓舞曲,稱作《德國舞曲》。之後,舒伯特寫了二百餘首供鋼琴獨奏的圓舞曲。著名的浪漫主義鋼琴作曲家肖邦寫有十四首音樂會圓舞曲。維也納作曲家約翰·斯特勞斯,他是一<位主要從事圓舞曲創作的作曲家,具有“圓舞曲之王”的美稱。他一生寫了447首圓舞曲。他創作的大量圓舞曲中,最膾炙人口的可算是《蘭色的多瑙河》了。這首圓舞原是一首歌唱多瑙河的男聲合唱曲,曲名全稱《在美麗的蘭色多瑙河上》,後來作者又親自改編為樂隊演奏的圓舞曲,很快流傳於全世界。隨後,這首樂曲又被很多作曲家改編成獨唱曲和各種樂器的獨奏曲。
回覆列表
小步舞曲(Menuet)一種起源於西歐民間的三拍子舞曲,流行於法國宮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繪許多禮儀上的動態,風格典雅。十九世紀初,小步舞曲構成交響曲奏鳴套曲的第三樂章,後又被諧謔曲所代替。法國古老的民間舞曲,17、18世紀流入宮廷,並逐漸盛行於貴族社會。三拍子、中庸速度、風格典雅優美。可以寫成獨立的器樂曲,也常用於古組曲或奏鳴曲的第三樂章。通常為帶"三聲部中段"的復三部曲式結構。小步舞曲的歷史也比較久遠,在歐洲流行了差不多有兩百年之久。小步舞曲起源於法國,原先是一種優雅的三拍子民間舞曲,大概是跳舞時舞步跨得很小,所以稱為小步舞曲。到1650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是一個跳舞迷,他很喜歡跳小步舞,於是在宮廷裡大肆提倡,沒有多久就傳遍了歐洲各國。小步舞曲除了作為伴舞音樂之外,還有專門用來欣賞的,常常用在一些大型樂曲裡,作為一個樂章。到了19世紀,歐洲的作曲家們仍然熱衷於創作小步舞曲,例如法國作曲家比才在他的《阿萊城姑娘》的配戲音樂裡,就有一首很有名的小步舞曲,後來編入《第一組曲》裡,原來是在都德的同名話劇第三幕裡演奏的,那是一個富有的農家熱鬧喜慶的場面,所以在優雅之中帶有一種樸實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