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東南)人,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東吳勢力取得軍事成功和割據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他所指揮的“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也直接決定了三國時代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取得勝利後不久,他就因病逝世,年僅三十六歲。
周瑜年輕便成就大功,加上本人謙虛寬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還深得主上孫策、孫權的禮遇器重,他的妻子小喬也稱國色,是後世不少人羨慕追思的英雄形象,例如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便說出周瑜壯年雄姿,對比自己年華老去。而在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周瑜被人稱為“美周郎”,而性格亦被描寫成為心胸狹隘,與諸葛亮明爭暗鬥的人物.
周瑜年少時而有才學,壯有姿貌。為人心胸開闊,以謙服人,吳軍中眾人皆與他為友。唯程普因年齡長於周瑜而位居其下,心中不服,數次侮辱周瑜,不過周瑜每次都忍下,程普開始對周瑜改觀,說:“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與周公瑾交往,就如同飲醇厚的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沉醉了。)
孫權雖視周瑜為兄長,但周瑜從不居功自傲,對孫權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禮來對待。對孫家極為忠心,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派名士蔣幹遊說周瑜投靠他,但被周瑜拒絕了。他也十分親切,揚州百姓都用對一般男子的稱呼,稱孫策與周瑜為孫郎與周郎。周瑜精音律,雖然酒過三巡之後,如果音樂有誤,他必會知道,並回頭一顧,所以當時的人都說:“曲有誤,周郎顧。”
曾祖父 周榮,在章、和二帝時任尚書令
祖父 周景,少以廉潔能幹見稱,初被察為孝廉,闢公府。後為豫州刺史,李膺、荀緄等為從事,更遷至尚書令,登為太尉。
父親 周異,為洛陽令。
周尚,周瑜從父,官至丹楊太守。
妻妾
小喬,喬公之女,大喬之妹,生得國色天香,貌美如花。
子女
周循,周瑜長子,妻為孫魯班,官拜騎都尉,有周瑜之風,早卒。
周胤,周瑜次子,初為興業都尉,妻為孫家宗女,屯於公安,封都鄉侯。後因罪徒廬陵郡,病死。
周氏,周瑜之女,嫁給太子孫登。
侄子
周峻,周瑜兄之子,因周瑜功,任為偏將軍,領吏士千人。
公元210年,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孫權答允,但周瑜在趕回駐地江陵,準備出征時得了重病,最終卒於巴丘,時年36歲。孫權親自穿上素服,左右皆感動。葬於家鄉安徽廬江城東1公里處。墓為圓頂,高2米,封以灰色麻布紋大漢磚,墓門朝東,墓周松竹環繞,墓前有一塊在1442年立的明刻“吳名將周公瑾之墓”石碑。而另外亦有清代立的《漢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周瑜銘》。而根據《三國志》和《吳地記》,他的墓在東吳最初的大本營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諮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東南)人,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東吳勢力取得軍事成功和割據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他所指揮的“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也直接決定了三國時代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取得勝利後不久,他就因病逝世,年僅三十六歲。
周瑜年輕便成就大功,加上本人謙虛寬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還深得主上孫策、孫權的禮遇器重,他的妻子小喬也稱國色,是後世不少人羨慕追思的英雄形象,例如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便說出周瑜壯年雄姿,對比自己年華老去。而在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周瑜被人稱為“美周郎”,而性格亦被描寫成為心胸狹隘,與諸葛亮明爭暗鬥的人物.
周瑜年少時而有才學,壯有姿貌。為人心胸開闊,以謙服人,吳軍中眾人皆與他為友。唯程普因年齡長於周瑜而位居其下,心中不服,數次侮辱周瑜,不過周瑜每次都忍下,程普開始對周瑜改觀,說:“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與周公瑾交往,就如同飲醇厚的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沉醉了。)
孫權雖視周瑜為兄長,但周瑜從不居功自傲,對孫權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禮來對待。對孫家極為忠心,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派名士蔣幹遊說周瑜投靠他,但被周瑜拒絕了。他也十分親切,揚州百姓都用對一般男子的稱呼,稱孫策與周瑜為孫郎與周郎。周瑜精音律,雖然酒過三巡之後,如果音樂有誤,他必會知道,並回頭一顧,所以當時的人都說:“曲有誤,周郎顧。”
曾祖父 周榮,在章、和二帝時任尚書令
祖父 周景,少以廉潔能幹見稱,初被察為孝廉,闢公府。後為豫州刺史,李膺、荀緄等為從事,更遷至尚書令,登為太尉。
父親 周異,為洛陽令。
周尚,周瑜從父,官至丹楊太守。
妻妾
小喬,喬公之女,大喬之妹,生得國色天香,貌美如花。
子女
周循,周瑜長子,妻為孫魯班,官拜騎都尉,有周瑜之風,早卒。
周胤,周瑜次子,初為興業都尉,妻為孫家宗女,屯於公安,封都鄉侯。後因罪徒廬陵郡,病死。
周氏,周瑜之女,嫁給太子孫登。
侄子
周峻,周瑜兄之子,因周瑜功,任為偏將軍,領吏士千人。
公元210年,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孫權答允,但周瑜在趕回駐地江陵,準備出征時得了重病,最終卒於巴丘,時年36歲。孫權親自穿上素服,左右皆感動。葬於家鄉安徽廬江城東1公里處。墓為圓頂,高2米,封以灰色麻布紋大漢磚,墓門朝東,墓周松竹環繞,墓前有一塊在1442年立的明刻“吳名將周公瑾之墓”石碑。而另外亦有清代立的《漢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周瑜銘》。而根據《三國志》和《吳地記》,他的墓在東吳最初的大本營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諮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