堇荼如飴:苦菜甜如麥芽糖。
一、出處
先秦·佚名《詩經·大雅·綿》
二、原文
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溪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畝。自西徂東,周爰執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
乃立皋門,皋門有伉。乃立應門,應門將將,乃立冢土,戎醜攸行。
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混夷兌矣,維其喙矣。
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
三、譯文
大瓜小瓜瓜蔓長,周人最早的發祥,本在沮水漆水旁。太王古公亶父來,率民挖窖又開窯,還沒築屋建廳堂。
太王古公亶父來,清早出行趕起馬。沿著河岸直向西,來到岐山山腳下。接著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
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麥芽糖。開始謀劃和商量,再刻龜甲看卜象。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
於是在此安家邦,於是四處勞作忙,於是劃疆又治理,於是開渠又墾荒。打從東面到西面,要管雜事一樣樣。
先召司空定工程,再召司徒定力役,房屋宮室使建立。準繩拉得正又直,捆牢木板來打夯,築廟動作好整齊。
剷土入筐騰騰騰,投土上牆轟轟轟。齊聲打夯登登登,削平凸牆嘭嘭嘭。成百道牆一時起,人聲賽過打鼓聲。
於是建起郭城門,郭門高聳入雲霄。於是立起王宮門,正門雄偉氣勢豪。於是修築起大社,正當防戎那大盜。
既不斷絕對敵憤,鄰國也不失聘問。柞櫟白桵都拔去,道路暢通又寬正。昆夷奔逃不敢來,疲弊睏乏勢不振。
虞芮兩國爭執平,文王啟發感其性。我說有臣疏化親,我說有臣輔佐靈。我說有臣善奔走,我說有臣禦敵侵。
擴充套件資料
一、創作背景
周部族是一個農業民族,土地是其根本。能否佔有並支配廣闊豐美的土地,關係到整個民族的興衰。周人歷史上著名的五次遷徙,拋開社會政治、軍事歷史的因素,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對肥沃豐饒土地的追求。
周王朝奠基人古公亶父自豳遷居岐下(在今陝西歧縣),使周之基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大雅·綿》當是周王朝貴族為紀念古公亶父開疆創業之事蹟而作。
二、賞析
全詩共九章。首章以“綿綿瓜瓞”起興,開首八字簡潔地概括了周人延綿不絕、生生不息的漫長曆史。在“堇荼如飴”的遼闊平原上,周人懷著滿腔喜悅和對新生活的憧憬投入了勞動,他們刻龜占卜,商議謀劃。詩人以濃彩重墨描繪農耕、建築的同時,融人了深沉樸質的感情。
詩章以時間為經,以地點為緯,景隨情遷,情緣景發,渾然豐滿,情景一體,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自邠至岐,從起行、定宅、治田、建屋、築廟到文王服虞芮、受天命,莫不洋溢著周人對生活的激情、對生命的熱愛、對祖先的崇敬
堇荼如飴:苦菜甜如麥芽糖。
一、出處
先秦·佚名《詩經·大雅·綿》
二、原文
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溪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畝。自西徂東,周爰執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
乃立皋門,皋門有伉。乃立應門,應門將將,乃立冢土,戎醜攸行。
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混夷兌矣,維其喙矣。
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
三、譯文
大瓜小瓜瓜蔓長,周人最早的發祥,本在沮水漆水旁。太王古公亶父來,率民挖窖又開窯,還沒築屋建廳堂。
太王古公亶父來,清早出行趕起馬。沿著河岸直向西,來到岐山山腳下。接著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
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麥芽糖。開始謀劃和商量,再刻龜甲看卜象。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
於是在此安家邦,於是四處勞作忙,於是劃疆又治理,於是開渠又墾荒。打從東面到西面,要管雜事一樣樣。
先召司空定工程,再召司徒定力役,房屋宮室使建立。準繩拉得正又直,捆牢木板來打夯,築廟動作好整齊。
剷土入筐騰騰騰,投土上牆轟轟轟。齊聲打夯登登登,削平凸牆嘭嘭嘭。成百道牆一時起,人聲賽過打鼓聲。
於是建起郭城門,郭門高聳入雲霄。於是立起王宮門,正門雄偉氣勢豪。於是修築起大社,正當防戎那大盜。
既不斷絕對敵憤,鄰國也不失聘問。柞櫟白桵都拔去,道路暢通又寬正。昆夷奔逃不敢來,疲弊睏乏勢不振。
虞芮兩國爭執平,文王啟發感其性。我說有臣疏化親,我說有臣輔佐靈。我說有臣善奔走,我說有臣禦敵侵。
擴充套件資料
一、創作背景
周部族是一個農業民族,土地是其根本。能否佔有並支配廣闊豐美的土地,關係到整個民族的興衰。周人歷史上著名的五次遷徙,拋開社會政治、軍事歷史的因素,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對肥沃豐饒土地的追求。
周王朝奠基人古公亶父自豳遷居岐下(在今陝西歧縣),使周之基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大雅·綿》當是周王朝貴族為紀念古公亶父開疆創業之事蹟而作。
二、賞析
全詩共九章。首章以“綿綿瓜瓞”起興,開首八字簡潔地概括了周人延綿不絕、生生不息的漫長曆史。在“堇荼如飴”的遼闊平原上,周人懷著滿腔喜悅和對新生活的憧憬投入了勞動,他們刻龜占卜,商議謀劃。詩人以濃彩重墨描繪農耕、建築的同時,融人了深沉樸質的感情。
詩章以時間為經,以地點為緯,景隨情遷,情緣景發,渾然豐滿,情景一體,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自邠至岐,從起行、定宅、治田、建屋、築廟到文王服虞芮、受天命,莫不洋溢著周人對生活的激情、對生命的熱愛、對祖先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