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15844884780

    除了極小息肉外,一般需要做手術。只要不是非常大,鏡下輔助手術就完了,操作簡便。因為腺瘤性息肉有癌變風險,所以一定要手術,還要檢查是否癌變。

  • 2 # tthle30318

    所謂“癌前病變”是指身體某些具有潛在癌變可能性的良性病變。它們屬於癌的前驅階段,具有向癌轉變的傾向,如果長期不治療則可能會演變成癌。所以必須時刻警惕,防患於未然。

    直腸息肉是常見的癌前病變之一,尤其是有家族史且多發者,癌變的可能性較大。

    直腸息肉是最常見的直腸良性腺瘤,屬上皮細胞瘤。大多數為單發,多見於2-8歲兒童;少數為多發,多見於青壯年。如直腸和結腸散佈著很多腺瘤,稱為息肉瘤。少數病例還可發生惡性病變。多發性腺瘤具有家族遺傳性。

    息肉附著於腸壁,多帶蒂,可在腸腔內上下移動。帶蒂的息肉呈圓形或卵圓形,大小不等,小者如穀粒,大者有雞蛋大小;表面光滑,質脆,易被糞便擦破,可引起潰爛和出血。多發性息肉狀如葡萄,多者可達二三十個;扁平的息肉,尤其是無蒂的基底部寬廣的息肉,可以癌變,常被視為癌前病變。

    直腸腺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直腸和結腸受到慢性炎症刺激或機械損傷以及遺傳因素有關。

    祖國醫學認為此病的發生,是由於溼熱下迫大腸,以至腸道氣機不利,經絡阻滯,瘀血濁氣凝集而成;重者為先天虧損或五臟虛損所致。

    便血是直腸息肉最主要的症狀。出血呈鮮紅色,量多者一次可達上百毫升,鮮血常覆蓋在糞便的表面,不與糞便混合。多為無痛性便血。嚴重者可引起貧血。

    直腸下段有蒂的息肉可排便時脫出肛門外,多見於小兒。多數便後不久可自行回縮,有的則需用手託回。

    糞便可有黏液便,稀水便或血性便,每日大便3-5次,甚至十餘次。並有便意不盡和裡急後重感。

    如何判定癌變的可能性

    區別直腸息肉的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是選擇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預後情況的重要依據。良性與惡性直腸息肉之間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1、 外形光滑圓潤的多為良性,有分葉的息肉易癌變。

    2、 型別有蒂的多為良性管狀腺瘤,癌變的機率相對較低。

    3、 基底息肉基底大頭小者,極易惡變。

    4、 大小息肉較大或者逐漸增大的易惡變,息肉無明顯增大的則較少惡變。

    5、 脆性在檢查時,被醫療器械觸碰時極易出血的,多為惡性息肉;反之則為良性。

    6、 潰瘍良性息肉一般情況下表面無潰瘍;當惡變時,即可形成潰瘍。特別是帶蒂的息肉一旦出現潰瘍,則表明其發生了惡變。

    7、 活動性帶蒂具有活動性的息肉,惡變的可能性相對較低;而堅實牢固、無蒂的息肉容易惡變。

    治療

    醫生將根據息肉的不同部位,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1、 注射法:採用硬化劑或壞死劑注射於息肉的基底部阻斷其血液迴圈,5-6天后息肉可壞死脫落。術後防止便秘,服用緩瀉劑。

    2、 結紮法:適用於直腸下段蒂較長的息肉。有絲線在息肉基底部貫穿結紮,然後切除息肉。

    3、 電灼法:適用於高位帶蒂的直腸息肉。用電灼器燒灼息肉根部,將息肉切除。但疑有惡性病變的組織不能用電灼。

    4、 對症治療:便血者可用止血藥物,如雲南白藥、維生素K類、安絡血、止血定等;對於腹瀉病人可服止瀉藥,如複方苯乙哌啶、易蒙停;還可用甲硝唑保留灌腸,防止感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ZS50級的職業任務怎麼做的,有什麼獎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