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確一下“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是什麼。 它是“持有至到期投資”裡的明細科目。“持有至到期投資”是資產類的賬戶,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和“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都是你的資產。“成本”表示債券的票面價值。有時候你買債券花的錢可能比票面價值多,或者少,這時用“利息調整”來記錄多或少的部分。等式如下: 你的投資 = “成本”借方餘額 + “利息調整”借方餘額 看一個例子,乙公司發行了5年債券,面值1250,每年支付給你59元的利息。現在,甲用了1000元買入債券。 購入債券時的會計處理: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250 貸:銀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50 這時,“甲的投資”=1000,“成本”借記方的餘額=1250,“利息調整”借記方的餘額=-250,等式成立。再解釋一下債券的實際利率。 還是這個例子。乙公司發行了5年債券,面值1250,每年支付給你59元的利息,現在你只要花1000元就可以買到。假如,每個人都去買了這個債券,那麼所有人的1000元都能在5年內轉換為這樣的現金流:每年拿到59元利息,最終收回本金1250。就相當於把錢存到了乙公司這個“銀行”,那麼這個產品的等價“利率”r就可以這樣算: 1000(1+r)^5 = 59(1+r)^4 + 59(1+r)^3 + 59(1+r)^2 + 59(1+r) + 59 + 1250 也就是說,你一開始就把1000塊存入利率為r的銀行,和一開始把1000塊交給乙公司,然後每年都把利息存到該銀行,最後的收益是等價的。我們把這個利率稱為債券的實際利率,根據這個利率算出來的利息稱為實際利息。 透過那個式子可以算出來r=10%。 接下來,看一下攤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投資額是透過利息來調整的,所以我們不改變“成本”而透過改變“利息調整”來調整投資方的投資額。甲投資給乙1000元,第一年的實際利息是100元,而乙只支付給甲59元,少掉的41元去哪兒了呢?乙說,先欠著,最後再一起還你,於是把這41元計入到甲的投資裡面,所以第一年結束時甲的投資額變成了1041元。確認實際利息收入的會計處理: 借: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41 貸:投資收益 100 上面的“投資收益”是甲的投資額由實際利率0.1產生的實際利息100元。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是因為100元的投資收益裡有41元進入到投資中。這時,“甲的投資” = 1250-250+41 = 1041接著,第二年,實際利息就是1041*0.1=104.1元,記住,實際利息永遠是由甲當年的投資額產生的。乙還是隻付了59元,它又欠了甲45元,甲的投資額就變成了1086元。 接下來的三年重複這個過程,到第五年的時候,甲拿了59元的利息,在乙處的投資變成了1250元,這時,“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的餘額為零,它的使命完成了。乙把這1250元給了甲,兩人就結清了。 最後,簡單地說,“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依據每年的到手利息和實際利息調整你的投資額,最終的目的是把自己調整到餘額為零,使得:你的投資額 = “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 債券的票面價值。
首先,明確一下“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是什麼。 它是“持有至到期投資”裡的明細科目。“持有至到期投資”是資產類的賬戶,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和“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都是你的資產。“成本”表示債券的票面價值。有時候你買債券花的錢可能比票面價值多,或者少,這時用“利息調整”來記錄多或少的部分。等式如下: 你的投資 = “成本”借方餘額 + “利息調整”借方餘額 看一個例子,乙公司發行了5年債券,面值1250,每年支付給你59元的利息。現在,甲用了1000元買入債券。 購入債券時的會計處理: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250 貸:銀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50 這時,“甲的投資”=1000,“成本”借記方的餘額=1250,“利息調整”借記方的餘額=-250,等式成立。再解釋一下債券的實際利率。 還是這個例子。乙公司發行了5年債券,面值1250,每年支付給你59元的利息,現在你只要花1000元就可以買到。假如,每個人都去買了這個債券,那麼所有人的1000元都能在5年內轉換為這樣的現金流:每年拿到59元利息,最終收回本金1250。就相當於把錢存到了乙公司這個“銀行”,那麼這個產品的等價“利率”r就可以這樣算: 1000(1+r)^5 = 59(1+r)^4 + 59(1+r)^3 + 59(1+r)^2 + 59(1+r) + 59 + 1250 也就是說,你一開始就把1000塊存入利率為r的銀行,和一開始把1000塊交給乙公司,然後每年都把利息存到該銀行,最後的收益是等價的。我們把這個利率稱為債券的實際利率,根據這個利率算出來的利息稱為實際利息。 透過那個式子可以算出來r=10%。 接下來,看一下攤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投資額是透過利息來調整的,所以我們不改變“成本”而透過改變“利息調整”來調整投資方的投資額。甲投資給乙1000元,第一年的實際利息是100元,而乙只支付給甲59元,少掉的41元去哪兒了呢?乙說,先欠著,最後再一起還你,於是把這41元計入到甲的投資裡面,所以第一年結束時甲的投資額變成了1041元。確認實際利息收入的會計處理: 借: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41 貸:投資收益 100 上面的“投資收益”是甲的投資額由實際利率0.1產生的實際利息100元。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是因為100元的投資收益裡有41元進入到投資中。這時,“甲的投資” = 1250-250+41 = 1041接著,第二年,實際利息就是1041*0.1=104.1元,記住,實際利息永遠是由甲當年的投資額產生的。乙還是隻付了59元,它又欠了甲45元,甲的投資額就變成了1086元。 接下來的三年重複這個過程,到第五年的時候,甲拿了59元的利息,在乙處的投資變成了1250元,這時,“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的餘額為零,它的使命完成了。乙把這1250元給了甲,兩人就結清了。 最後,簡單地說,“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依據每年的到手利息和實際利息調整你的投資額,最終的目的是把自己調整到餘額為零,使得:你的投資額 = “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 債券的票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