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陶玲家長課堂

    懶惰一般分為懶於做事和懶於思考兩種情況。俗話說“父母越勤勞,孩子越懶惰”。這句話也並非是無的放矢,一般很多事情都是相互制約平衡的,孩子的懶惰往往都是父母的代勞產生的。

    上述情況確實孩子會做,但是卻故意不做,而讓大人代勞的,大人不做他就發脾氣。一般孩子不良行為的背後往往相對應著孩子的需求。因為不知道孩子的年齡,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如下:

    1、尋求父母的關注。有可能父母近期由於工作比較忙碌,而忽略了與孩子之間的相處,寶寶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以試探的形式看父母的關注點在哪裡,故意做些惡作劇來引起家長的眼光。‘’

    2、嚴格的父母。家長對於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有著比較高的要求。比如:你必須輪滑前幾名、考試必須第一名、賽跑必須第二名等等,考不到父母的要求則會被批評,孩子在面對家長的高要求,壓力比較大,在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容易產生退縮的心理,所以就會產生孩子抗拒學習。

    面對孩子這種情況,家長要做的是:

    1、固定一個時間段為親子之間的特殊時光。比如:晚上7:00-7:30這段時間為媽媽給孩子講故事的時間,這段時間媽媽只負責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擾。

    2、適當放低對孩子的要求。孩子對於任何事物都是從零開始學習的,所以家長對於孩子一定要把目標定在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

    3、當孩子不願意學習滑輪時,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觀看一些滑輪比賽,讓孩子從一個觀眾的角度去觀看他所熟悉的活動時 ,往往心理的震撼比較大,這樣能夠激發孩子繼續學習的動力。

  • 2 # 秋倩影微涼

    偶爾的撒撒嬌,大人可以幫忙做,孩子會有幸福感。但是如果總是讓大人代勞那就不行了,大人態度堅決,讓孩子放棄幻想。而且不能心軟讓他體會到自己不做的後果,比如自己不吃飯讓大人喂,那就大人吃完收走,自己不吃就餓著,什麼零食也不給。嘗試過苦頭和大人的決心,孩子就會改變。

  • 3 # 壹父母

    提問用了“變得”這個詞,說明以前孩子不是這樣的,那麼這中間發生了一些什麼樣的事情,才會讓孩子變得“懶惰”了呢?

    家長可以自己回憶一下,是否在孩子自己動手做某些事情的時候,父母不是以鼓勵、讚賞為主,而是不停地在一邊嘮叨這個,嘮叨那個?或者一旦孩子有意願自己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家長因為擔心孩子做不好或者有危險而拒絕了?亦或者是很多事情做到一半,家長因為著急就越俎代庖了?如果有過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麼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都被打擊了,所以才會產生這種內驅力不足而導致的“懶惰”事件的發生。

    不過只要認識到自己的一些不合適的做法,那一切就都還來得及。在做一些簡單家務的時候,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用“幫爸爸媽媽一個忙”的方式,引導孩子也參與進來,如果寶寶完成了,要積極地表揚和鼓勵,並且感謝寶寶的幫忙,讓他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這樣他下次就會很樂意主動做事了。

    另外家長要注意的是,寶寶剛開始一定會有很多失敗的時候,有時候甚至會好心辦壞事,家長要忍住自己中途想插手幫忙的慾望,更不要呵斥、甚至嘲笑寶寶,而是告訴他怎麼做是正確的。當寶寶努力去做了,或做得很好時,要立即予以稱讚,這樣就能調動寶寶的積極性,增強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過儘量不要以實物作為獎勵,以免刺激寶寶形成虛榮心理。因為物質獎勵只是一種外驅力,長此以往,就會變得不奏效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體的骨骼老是響是怎麼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