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上述是原文,其他版本如林海音在小說《城南舊事》裡後提到面兩句“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又如朴樹的改編版裡的“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等等。
此詞抒發離愁別緒,卻異常委婉、收斂,用了大量中國古代詩詞中有關離別的意象:“芳草”往往暗喻離情,“晚風拂柳”寫惜別,“柳”與“留”諧音,古人常用“折柳”表達遠離愁別之情。“笛聲”往往顯得哀婉幽怨,表達離別的愁緒,“山外山”指路途遙遠,世事蒼茫,“天涯地角”、“濁酒寒夢”,不一而足。短短10句裡,幾乎每一句都有一箇中國古典“送別”的經典意象。這也許是其傳唱久遠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它的曲:平、慢、緩、婉。從聽覺上,唯一向外突出去的一句就是“知交半零落”,也正是此句,令歌手朴樹演唱時一度哽咽,乃至泣不成聲。——浮世之上,知交飄零的飄零,落寞的落寞,我只身於此處,可謂半個知己也沒有。
關於這首詞是“送誰的”問題,歷來極其有爭議,根據其創作時間是寫於未出家之前的,所以很有可能是送友人。
“許幻園站在門外雪地裡把李叔同喊出來,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吧。”說完鞠躬而走,消失在蒼茫裡。
是夜,大雪蓋滿了一座乾乾淨淨的城,塵埃無蹤。
李叔同回身提筆,寫下這句:長亭外,古道邊……”這固然是網友的演繹,根據中國古典詩詞裡送別詩普遍的送別物件來說,在送友人的基礎上也是在送自己。
那麼,古時候,“古道相送”送的是什麼呢?送你前去即將取得的榮耀?功名?成就?還是其他什麼呢?
這一條古道曾經“車粼粼,馬蕭蕭”走過很多人,發生過很多事,如今你與我同樣面對如此情境,我們到底在送別什麼呢?
古代交通不便,書信都有可能中斷好幾年,無怪乎杜甫寫“家書抵萬金”,有時一別即是永恆,即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那種無可奈何而又五味雜陳的離情。
所以“芳草萋萋”,你我送別的大概是——時間吧。
“一觚濁酒盡餘歡”。“餘”本意為吃剩下的菜,引申為剩下的,殘存的。知己相逢,談天說地,古往今來聊到興起之處,杯盤狼藉,不知東方之既白,該是離別之際了。
送完你後,寒夢總在侵擾著我,令我無法安眠。於心心念唸的孤寂中感嘆離別之後,更無半個知交。“人生不相見,動若參與商”,你我倘若再次相見時,是哪年又哪月啊?歸來的你是否白髮蒼蒼,我是否已經駕鶴西去了呢?正因如此方才有後來人如此接著吟誦道:“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這一曲寒夢過後,你我終究隔著這天地,終究隔著這該死的時間。不論是你先走還是我先走,其實毫無分別,唯一有的分別,不過是這份思戀斷了。重新的接起處能在哪裡呢?又會在哪裡呢?又能是誰呢?
你如果遊歷完千山萬水,見識完各色人物,突然有一天記憶起我這個舊日知己,你可千萬不要擔心這歸來的路途遙遠,你可千萬不要猶豫,不要等待,請“不要徘徊”,請立刻啟程。
這世界上有桃花源嗎?花鳥蟲魚,黃髮垂髫,怡然自樂,時間停滯,不死不老,沒有離別。或許只存在於我們的美好想象之中吧。
誰人不是許幻園?誰人不是朴樹?
一曲終了,終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上述是原文,其他版本如林海音在小說《城南舊事》裡後提到面兩句“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又如朴樹的改編版裡的“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等等。
此詞抒發離愁別緒,卻異常委婉、收斂,用了大量中國古代詩詞中有關離別的意象:“芳草”往往暗喻離情,“晚風拂柳”寫惜別,“柳”與“留”諧音,古人常用“折柳”表達遠離愁別之情。“笛聲”往往顯得哀婉幽怨,表達離別的愁緒,“山外山”指路途遙遠,世事蒼茫,“天涯地角”、“濁酒寒夢”,不一而足。短短10句裡,幾乎每一句都有一箇中國古典“送別”的經典意象。這也許是其傳唱久遠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它的曲:平、慢、緩、婉。從聽覺上,唯一向外突出去的一句就是“知交半零落”,也正是此句,令歌手朴樹演唱時一度哽咽,乃至泣不成聲。——浮世之上,知交飄零的飄零,落寞的落寞,我只身於此處,可謂半個知己也沒有。
關於這首詞是“送誰的”問題,歷來極其有爭議,根據其創作時間是寫於未出家之前的,所以很有可能是送友人。
“許幻園站在門外雪地裡把李叔同喊出來,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吧。”說完鞠躬而走,消失在蒼茫裡。
是夜,大雪蓋滿了一座乾乾淨淨的城,塵埃無蹤。
李叔同回身提筆,寫下這句:長亭外,古道邊……”這固然是網友的演繹,根據中國古典詩詞裡送別詩普遍的送別物件來說,在送友人的基礎上也是在送自己。
那麼,古時候,“古道相送”送的是什麼呢?送你前去即將取得的榮耀?功名?成就?還是其他什麼呢?
這一條古道曾經“車粼粼,馬蕭蕭”走過很多人,發生過很多事,如今你與我同樣面對如此情境,我們到底在送別什麼呢?
古代交通不便,書信都有可能中斷好幾年,無怪乎杜甫寫“家書抵萬金”,有時一別即是永恆,即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那種無可奈何而又五味雜陳的離情。
所以“芳草萋萋”,你我送別的大概是——時間吧。
“一觚濁酒盡餘歡”。“餘”本意為吃剩下的菜,引申為剩下的,殘存的。知己相逢,談天說地,古往今來聊到興起之處,杯盤狼藉,不知東方之既白,該是離別之際了。
送完你後,寒夢總在侵擾著我,令我無法安眠。於心心念唸的孤寂中感嘆離別之後,更無半個知交。“人生不相見,動若參與商”,你我倘若再次相見時,是哪年又哪月啊?歸來的你是否白髮蒼蒼,我是否已經駕鶴西去了呢?正因如此方才有後來人如此接著吟誦道:“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這一曲寒夢過後,你我終究隔著這天地,終究隔著這該死的時間。不論是你先走還是我先走,其實毫無分別,唯一有的分別,不過是這份思戀斷了。重新的接起處能在哪裡呢?又會在哪裡呢?又能是誰呢?
你如果遊歷完千山萬水,見識完各色人物,突然有一天記憶起我這個舊日知己,你可千萬不要擔心這歸來的路途遙遠,你可千萬不要猶豫,不要等待,請“不要徘徊”,請立刻啟程。
這世界上有桃花源嗎?花鳥蟲魚,黃髮垂髫,怡然自樂,時間停滯,不死不老,沒有離別。或許只存在於我們的美好想象之中吧。
誰人不是許幻園?誰人不是朴樹?
一曲終了,終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