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mhfyk

    謝邀,金庸作品提現他的人生境界我認為是三方面:第一方面最早期的家國情懷,從早期作品《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基本是以漢族為主心骨進行創作,最為著名的一句話“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第二方面是中期的民族融合,從中期作品《天龍八部》最為突出;第三方面是後期的天下一家,從後期作品《鹿鼎記》最為突出。金庸的作品創作也遵從了思想進步的腳印,到最後形成了“以人為本、天下一家”的大同思想。

  • 2 # 王事情

    略說一二。

    詩以言志,文以載道,金庸的作品自然也寄託了自己的濃情實感在其中,僅就瞬間能想起的而言,至少有以下幾點:

    1、政治抱負。

    任讀完先生一部作品,掩卷沉思,首要便是展現了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那些人物在這個大時代中浮沉,會歷經當時社會的大事件,與各方勢力——並一定是上層人物結識周旋,並參與其中。

    如陳家洛結識乾隆與回疆木卓倫,袁承志結識李自成、皇太極、阿九等,蕭峰結識完顏阿骨打、耶律洪基、段譽等,郭靖結識成吉思汗、完顏洪烈、中原五絕等。

    世間遊歷一番,最終主人公都會遵循自己心中的大道,選擇勤奮、熱愛,如蕭峰與郭靖,又或歸隱、埋名,如張無忌和令狐沖。

    先生的政治抱負最重要的一句話便是“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僅僅透過這一句話便能知道先生心中真正的抱負,知者自知,不知者勿需贅言。

    金庸後來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放下父親被專政的仇恨,投入到民族大愛之中,參與制定了香港迴歸基本法;在此之前他創辦明報,以“明”(明報初創之時,正是連載《神鵰》和《倚天》之時,他筆端寫的是明教舉起義幟,心中真正所想,何嘗不是以《明報》為“明教”的寄託)名之,關心大陸風雲變幻,為民呼籲,雖人微言輕,而池田大作以香港的“文化良知”譽之,可謂名符其實。

    2、才子多情。

    金庸出身浙江查氏,這是真正的文人世家、書香門第。想先生小時看《聊齋志異》,怕也曾把自己當成那些多情的書生化身,從那時起便心心念念會有一個明眸善睞、多愁善感的白狐眷顧自己。

    金庸的夢中情人是夏夢,夏夢有多美,有人曾以東方的奧黛麗·赫本喻之。其一顰一笑曾令金庸如顛似狂,而最終才子有情,佳人無意。

    這種相思與欣賞便化為黃蓉、化為趙敏、化為阿繡等從紙上鮮活起來。

    3、死生思考。

    《倚天屠龍記》的後記,先生寫了一句簡單卻蘊含了萬般況味的話:張三丰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太也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這是先生後來修訂自己小說時所加後記。他的長子查傳俠數年前在美國讀書時自殺,訊息傳來,先生哀痛欲死。

    我如今大概也有資格這麼說,因為家父四個月前也身故了。

    絕對是一件很痛、很痛之事,痛到無法呼吸,痛到如今不願再說。

    金庸後來皈依了佛門,他在《天龍八部》寫慕容博、蕭遠山之皈依,寫鳩摩智的大徹大悟,在《神鵰俠侶》中寫楊過與歐陽鋒的互相拯救、寫慈恩在瑛姑前含笑而逝,在《倚天屠龍記》中寫謝遜的皈依,都寄託了最深切的憐憫和解脫。

    言盡於此,當然先生之寄託並不僅限於此,而這三點一定是最主要的。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了二寶後,想睡又睡不著是為什麼?是習慣性失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