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dvanced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演進,2008年3月開始,2008年5月確定需求。它滿足ITU-R 的IMT-Advanced技術徵集的需求,LTE-A不僅是3GPP形成歐洲IMT-Advanced技術提案的一個重要來源,還是一個後向相容的技術,完全相容LTE,是演進而不是革命。
頻寬:100MHz
峰值速率:下行1Gbps,上行500Mbps
峰值頻譜效率:下行30bps/Hz,上行15bps/Hz
針對室內環境進行最佳化
有效支援新頻段和大頻寬應用
峰值速率大幅提高,頻譜效率有限改進
LTE-Advanced(LTE-A)是LTE的演進版本,其目的是為滿足未來幾年內無線通訊市場的更高需求和更多應用,滿足和超過IMT-Advanced的需求,同時還保持對LTE較好的後向相容性。LTE-A採用了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上/下行多天線增強(Enhanced UL/DL MIMO)、多點協作傳輸(Coordinated Multi-point Tx&Rx)、中繼(Relay)、異構網干擾協調增強(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Heterogeneous Network)等關鍵技術,能大大提高無線通訊系統的峰值資料速率、峰值頻譜效率、小區平均譜效率以及小區邊界使用者效能,同時也能提高整個網路的組網效率,這使得LTE和LTE-A系統成為未來幾年內無線通訊發展的主流
主要新技術
1 、多頻段協同與頻譜整合
多頻段層疊無線接入系統:高頻段最佳化的系統用於小範圍熱點、室內和家庭基站(Home Node B)等場景,基於低頻段的系統為高頻段系統提供“底襯”,填補高頻段系統的覆蓋空洞和高速移動使用者。
頻譜整合(Spectrum Aggregation):將相鄰的數個較小的頻帶整合為1個較大的頻帶。
2、中繼(Relay)技術:Relay Station (RS)
改善覆蓋和提高容量 Reapter(直放站)
層1 RS (AF amplify-and-forward)增強直放站
層2 RS和層3 RS (DF decoded-and-forward),其中層2爭議較大
RS,新的干擾源,需要新的幀結構和資源排程,雙工方式等
3 、協同多點傳輸
CoMP,Coordinative Multiple Point
類似於分散式天線
增強服務,尤其是小區邊緣
4 、家庭基站帶來的挑戰
密集部署、重疊覆蓋會造成很複雜的干擾
家庭基站的所有權變化,運營商可能部分的喪失網規、網優的控制權,更加劇了干擾控制和接入管理的難度
5、 物理層傳輸技術
上行沿用SC-FDMA(DFT-S-OFDM)技術
小區間干擾抑制技術:聯合檢測和干擾消除
LTE-Advanced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演進,2008年3月開始,2008年5月確定需求。它滿足ITU-R 的IMT-Advanced技術徵集的需求,LTE-A不僅是3GPP形成歐洲IMT-Advanced技術提案的一個重要來源,還是一個後向相容的技術,完全相容LTE,是演進而不是革命。
頻寬:100MHz
峰值速率:下行1Gbps,上行500Mbps
峰值頻譜效率:下行30bps/Hz,上行15bps/Hz
針對室內環境進行最佳化
有效支援新頻段和大頻寬應用
峰值速率大幅提高,頻譜效率有限改進
LTE-Advanced(LTE-A)是LTE的演進版本,其目的是為滿足未來幾年內無線通訊市場的更高需求和更多應用,滿足和超過IMT-Advanced的需求,同時還保持對LTE較好的後向相容性。LTE-A採用了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上/下行多天線增強(Enhanced UL/DL MIMO)、多點協作傳輸(Coordinated Multi-point Tx&Rx)、中繼(Relay)、異構網干擾協調增強(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Heterogeneous Network)等關鍵技術,能大大提高無線通訊系統的峰值資料速率、峰值頻譜效率、小區平均譜效率以及小區邊界使用者效能,同時也能提高整個網路的組網效率,這使得LTE和LTE-A系統成為未來幾年內無線通訊發展的主流
主要新技術
1 、多頻段協同與頻譜整合
多頻段層疊無線接入系統:高頻段最佳化的系統用於小範圍熱點、室內和家庭基站(Home Node B)等場景,基於低頻段的系統為高頻段系統提供“底襯”,填補高頻段系統的覆蓋空洞和高速移動使用者。
頻譜整合(Spectrum Aggregation):將相鄰的數個較小的頻帶整合為1個較大的頻帶。
2、中繼(Relay)技術:Relay Station (RS)
改善覆蓋和提高容量 Reapter(直放站)
層1 RS (AF amplify-and-forward)增強直放站
層2 RS和層3 RS (DF decoded-and-forward),其中層2爭議較大
RS,新的干擾源,需要新的幀結構和資源排程,雙工方式等
3 、協同多點傳輸
CoMP,Coordinative Multiple Point
類似於分散式天線
增強服務,尤其是小區邊緣
4 、家庭基站帶來的挑戰
密集部署、重疊覆蓋會造成很複雜的干擾
家庭基站的所有權變化,運營商可能部分的喪失網規、網優的控制權,更加劇了干擾控制和接入管理的難度
5、 物理層傳輸技術
上行沿用SC-FDMA(DFT-S-OFDM)技術
小區間干擾抑制技術:聯合檢測和干擾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