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34567341832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進一步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那麼作為我們該怎樣做呢?

    一、 尊重生命 尊重自然 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人類自認為是萬物的主宰,往往忘了動物的基本屬性,只不過是思維發達的高階動物而已.我們重視自己的生命,對其他生命卻缺乏尊重.掠奪式開發給人類自己帶來了大麻煩,森林破壞、溼地萎縮、河湖乾涸、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沙漠化、石漠化和草原退化,造成了其他生命的滅絕,生物多樣性銳減,各種災害頻發,自然生態系統嚴重受損.人類生活受到了困擾,甚至威脅到人類子孫後代的生存.這是不尊重生命、不尊重自然規律的惡果.生命的個體之間要相互尊重,和諧相處,因為,誰都離不開誰,就像我們離不開水、空氣和Sunny一樣.我們每天在享受自然界帶來的愉悅時,是否想到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不敢想象假如有一天我們的餐桌上就剩下大米和白菜時,可能就要步恐龍的後塵.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十八大報告給了明確答案,那就是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二、 資源節約,保護環境從點滴做起

    十八大報告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任務: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這就要求我們每個公民,自覺履行適度、合理消費,綠色消費,低碳消費.生活勤儉節約;自覺保護自然和環境;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縱有廣廈千萬間,睡覺只需三尺寬;縱有衣服千萬件,一次也只能換一件;縱有資金千百萬,一天也只吃三頓飯;縱有家產億億千,最後也只得化青煙”.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有限,作為國民應該充分認識國情,自我約束,少些慾望,生活中從點點滴滴節約做起,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為生態文明建設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近在電視CCTV的一個頻道看到一則廣告“我的環保搭檔”,一群小朋友在學習中兩面用紙,生活中自帶水壺,吃飯不用一次性餐具,自帶筷子等一些點滴環保行為,很是值得提倡.媒體的正面引導是不容忽視的正能量,也希望各地方媒體都能積極行動參與其中,加大環保宣傳力度,提高廣大公民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自覺意識.

    三、 為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工作

    相信每一位生態工作者看到十八大報告中“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時候,都會感到無比振奮,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的重視.生態研究工作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同時也有壓力和挑戰.對從事生態研究的單位與個人來說,是機會,更是挑戰.如何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需要我們生態人的理性思考.保護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宜人的氣候以及人類健康生存所必須的一切生態產品,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從事生態研究隊伍的一員,必須要把握機會迎接挑戰,努力工作,為大美龍江、生態龍江建設,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龍舟的木是什麼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