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層城鵷雛

    魯迅是一個思想家,批判的是人性之惡。不管社會、時代如何發展,人性是不會變化的。魯迅並不是“先知”,他批判的是民國時期社會的病態,只不過誤打誤撞,現代人依然有原來的影子,覺得就好像在批評當代人似的。這是一種錯覺,惟有深邃的思想,可以穿越千年。

    比如魯迅先生筆下的閏土,木訥本份,寡言少語,只知道埋頭苦幹,還有較強的等級觀念。沒有一點上進思想,也沒有任何抗爭精神。讀罷讓人心痛,他本不該這個樣子的,少年時代的他多麼聰明啊!是社會改變了他,壓迫得他抬不起頭來。

    社會上依然有大批的閏土,他們只知道錢好,為了錢埋頭苦幹。付出了大量的勞動,拿著微薄的薪金。他們被殘酷生活壓彎了腰,變得越來越麻木。只要能掙到錢,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委屈算什麼,痛苦算什麼,能有人給開工資就行。

    又比如社會上的大量孔乙己,他們無任何一技之長,又好吃懶做。他們名為高材生,有文化的人,卻迂腐不堪,高不成低不就,很多人甚至一直在家裡啃老。他們不失敗,真的是天理難容。他們所作出的貢獻,遠遠低於農民工。這也不能全怪他們,家庭和社會都有責任。

    魯迅先生筆下的好多人物,在當代社會都復活了,而且許多人還活得很滋潤。畢竟人性是不變的,魯迅再怎麼批判,也沒有多大用處。這些人極度討厭魯迅,不但讓魯迅滾出了語文課本,而且還想讓魯迅滾出人們的思想。他們惡意詆譭魯迅,把魯迅塑造成了一個小人、卑鄙無恥的反面形象。

    魯迅的思想是深刻的,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當代人真的應該好好讀一下《魯迅全集》,體會一下先生的良苦用心。

  • 2 # 春日之虎

    魯迅不是先知,他只看到了他所處的時代的社會現實。因怒其不爭才拿起筆,用小說散文特別是雜文的形式,用辛辣的筆調,沉鬱冷峻的風格,深刻揭示了當時的人們由於受到欺凌和壓迫後精神崩潰的現實,並以諷刺挖苦的口吻批評了一些人的奴隸性,具有使人震驚使人覺醒的社會意義。

    雖然魯迅的作品是揭示他哪個社會的現實的,但我們知道,歷史是一面鏡子,它能照清古人也能照清今人。好的文藝作品也具有這種功能。魯迅的作品所挖苦和諷刺的某些社會現實,某些事和人,現實中仍有存在。

    這樣,魯迅寫的批評當時社會病態的文章,因某些病態在現實中仍存在,所以仍可以拿來用。就象過去研究的治病的方子,現在仍可用一樣。並不能說魯迅是先知先覺的。

  • 3 # 玉堂教育

    他不是先知。但他讀透了很多先知先賢的跨時代思想,比如老莊,孔孟,諸子百家,王陽明,等。自己又極敏感,極悲憤,抑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他沉悶了很久,終於爆發。有些網友說,百年了,魯迅思想仍不過時,的確,但話說回來,千年了,孔子思想孫子思想仍不過時。這就是我剛才說的“跨時代思想”,魯迅較好的繼承了先輩們的跨時代思想,僅此而已。那個年頭,先進分子發文刊報方興未艾,他是新文化運動健將,一開始就露了頭角,以後便愈發火爆。他曾在日本留學,不知各位是否有這個經驗:近代以來,日本人的敘述、感性的抒情,包括論證問題,都是很有魅力的,不論承認與否,它比中國近代以來的文學有活力、有味道。魯迅很好的借鑑了日本的這一優點。

  • 4 # l682o3o5O

    魯迅先生雖然生處在民國時期,其作品大多以民國時期為內容,但先生更多的是以民國時期為啟起上朔到中國上千年的歷史,文化,人性,制度進行了最深刻地深挖和揭示,可以說是為中華民族存在的社會病態把了脈,並處了根治這病態的良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工應該如何正確彙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