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尾巴時代
-
2 # 花花偏頭痛
我其實也是個自卑的人 我告訴你我現在在慢慢努力做的事情吧
一.讀書 看看書瞭解一下知識比什麼都重要
二.逼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想辦法改變 一點一點來
三.把目標定小一點 每天做一點自己沒有做過的事
其實自卑不是一天形成的 也不是幾天就可以克服的 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事情 要好好成長學會思考 有什麼事大膽去做 做了之後發現也沒那麼難 即使搞砸了也不會被別人吃掉 希望對看到的朋友有幫助 都加油吧
調整內心的自我認知,讓自己感覺“不低人一等”,這是一個內心修煉的課程,並不完全取決於教育。
如果讓孩子在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之前,先學會了謙卑和謹慎,這是不錯的教育,不算失敗。
讓自己的內心無論面對誰都不卑不亢、鎮定自若,這本就是成年人階段的內心成長課題,對孩子來說還是不要太目中無人、自以為是,否則很容易變得張狂。
【現在說這個成長課題的實現方法】
1、選擇接納。以接納自己為基礎,學會從自己內心找原因,而不要把原因放在外界,比如家庭教育,父母的錯誤引導等。成長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把責任推出去。
如果你反覆告訴自己:“就是因為母親的自卑才導致了自己的自卑”,那這就和母親一樣,也把自己放在一個受害者的地位上,是成長不了的。
就算有這方面的影響,也要試著從自己針對他人某種行為的“自身反應”著手去找原因,比如:母親很自卑,那我有沒有試著不受或減少這種自卑的影響,用自身的Sunny和自信去影響她?
自卑本來就是人“本性”的一部分,所有人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您就會始終處於“和自己對抗的狀態”,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其實都是正常的,接受它的存在就好。
2、在覺察中轉化。覺察到內心所有正在發生的變化,知道這些感受本身的虛幻性,然後什麼也不用做,僅僅保持“知道”,所有感覺自會褪去。
在這個過程中,時刻保持覺察是個關鍵。
比如,你在面對一些“條件”好一些的人時,如果覺得自己可能配不上他,觀察到自己內心所有的想法和感受,接受它們的存在,同時告訴自己,“所有這些想法都並不是真實的,沒有誰配不上誰,人和人只有合不合適、是否願意珍惜,僅此而已。”
用類似這些中正客觀的觀點代替偏差的認知,堅持去做、去發現、去替換和改變,認知偏差就會逐漸得到糾正。
3、持續轉化升級。這是一個需要持續覺察和改變的過程,程度由低到高,訓練自己的平等心。一直到即使面對的是國家元首,內心依然平靜如水,不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當然,不卑不亢不代表要桀驁不馴,自己能感受到自己內心的變化就好,禮節禮貌和正常的人際交往規則還是沒必要打破的。
所有外顯出來的自高自大,都是虛張聲勢,只是一種內在自卑的掩飾而已,不要把這個誤認為是自信了。
真正的自信是改變了內心深處的認知:自己在人格上與對方是平等的,無論對方是誰都一樣,流露在外的則是尊重與謙和,甚至可以做到圓融自在、隨心所欲又不逾越規矩……
所謂的自信和大方,都是在這些“內在改變”完成之後,自然展現出來的附屬特質,不用刻意追求。
同時要注意“內外兼修”,在形體上也要做出一些調整,隨時挺胸抬頭、氣息平穩,說話溫和有禮、音量適中,做到這幾點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