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建波

    在投資人的眼裡,社會背景、專案優勢、權益分配等,都要圍繞一個核心:業務是否具有可擴張的商業模式,能否形成持續的利潤和經營護城河。

    拿社會背景來說,我們遇到過的很多背景很牛的業務,我們最後基本都婉言謝絕了。這類專案一般具有兩個通病:第一,現有的業務收入來自關係,脫離了關係之後能否發展,並不知道,甚至是不大可能有市場化的競爭力;第二,由於號稱背景很牛,索要的估值也非常高,即便專案能夠正常發展,畸高的估值,也會導致不掙錢的結局。

    所以,背景很牛,要適當適度去描述,不要讓投資人在第一時間產生反感。遇到關係很牛的專案,我會反問一句,這麼牛的關係,為什麼來找我?我何德何能收到青睞?其實,還不是那些關係很牛的人,希望騙騙我們這些草民?

    專案優勢,也要看是什麼優勢。現在很多專案在談優勢的時候,都會說自己的專案是多麼地牛,天下無出其右,沒有競爭者,市場足夠大。我就不信了,這麼大的市場,為什麼你到處宣傳,那些有錢的公司也沒有去做?專案的優勢,應該是創業人辛苦經營打造的業務護城河,而不是什麼先天的優勢。如果過度強調先天優勢,認為放了錢進去就掙錢,就忽視了創業者和企業家的作用,背離了投資的本意。

    再說說權益分配。看起來很重要,但無非就是一個估值的問題。要知道,創業專案的核心並非估值高低,而是是否能活下去的問題。給的估值再低,死掉了,還是血本無歸。但如果估值過高,投資人也利益受損。所以,一般來說,建議有個基礎估值,然後根據今後的發展狀況,動態調整。在基礎估值上,適度傾斜創業者,在動態調整上,要更加傾向投資人。

    如何說服投資人呢?還是要靠業務邏輯和團隊拼勁本身。說的天花亂墜可不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物和人為什麼需要呼吸,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