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苞米看點
-
2 # 大愛彼岸花
簡單說來就是要學樂理和四大件。
童忠良《基本樂理教程》,內容梯度比較大,如果是想往作曲專業發展就全部學透。
和聲,蘇聯的《和聲學教程》是國內廣泛使用的,還有美國廣泛使用的《調性和聲》,二者體系有別,但是說到底都是用不同思路講一回事。
當和聲學完自然音體系,可以開始讀羅忠鎔《作曲初步練習》,同時勳伯格《作曲基本原理》,學習主題構造、動機發展等具體技術。
同時開始學對位法,於蘇賢《復調音樂教程》。
————————————————————————
當學完和聲,二聲部對位,小型曲式作品,那基本上就具備了創作通俗音樂的能力。
錢仁康、錢亦平《音樂作品分析教程》,籠統說來就是曲式教程。
楊立青《管絃樂配器教程》,阿德勒《配器法教程》,配器法教材。
書目基本上就是這些,但光讀書也沒有用,大量聽、看大師作品才是最重要的積累,教材只是提供一個思路。
-
3 # 牛蛙王
我是自學作曲的,而且是10歲時(三年級)自學寫了第一首歌曲,僅中學就寫了幾百首,後來本科時還成為某歌星的作曲啟蒙老師。
我的經歷和經驗,希望給你一些借鑑:
1. 小學音樂課,已經學習了一些基本樂理知識;
2. 我經常唱譜,而不是唱歌詞,某一天逐漸發現唱熟之後,可以聽旋律唱譜,也就是可以聽音記譜(這一步,如果樂感並不出色,可以用樂器來幫助判斷記譜);
3. 之後,我就嘗試哼唱簡單的旋律,把自己的創作記譜記下來,並用口琴驗證(小時候只有口琴);
4. 注意節奏,一小節幾拍,每個音音長短,以及根據最高音和最低音,判斷哪個調並定調即可。
如有需要,可以聯絡我,交流更多經驗。
-
4 # 重慶命運的吉他手
首先,要注意的是,就算是專業學習作曲(學院派)的人也不能輕鬆寫出很好的作品,他只是學了作曲的方法,也是透過分析名家的作品,找到其中的規律性的東西,但是音樂這種東西是實踐性的,不論是專業院校出身還是玩兒樂器出身,都必須多多寫作曲子才能積累經驗。
其次,是作曲的手法。這個跟個人接受的音樂風格有密切聯絡,流行,爵士,搖滾,布魯斯,放克等等不同的風格,因人而異,各有偏好。也就是說在某些風格的領域創作會簡單些,換個風格可能寸步難行。
接著,是關於作曲時到底先寫旋律還是先寫和聲。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在寫作時這是線索,會影響作品的效果。我自己也寫過些曲子,也編過曲子,從實際操作來看,第一靈感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的曲子來說是旋律,和聲一起出來,編曲的曲子來講是由旋律編寫和聲和編風格。這些講求一氣呵成,或者一段之內儘量不能思緒斷掉,如果出現思緒不連貫,可能作品就能提現出來連線不順,或者聽著怪怪的。
-
5 # 導演於翔
音樂創作需要一種天性,但後期的靈感也很重要,先知先覺是有的。但更多的作曲需要深入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或者得到專業院校的學習。才會真正達到作曲的能力。
回覆列表
你是音樂生,肯定會有音樂的基礎知識,有基礎就可以深入鑽研。多瞭解樂器 多聽多看別人的曲子。做音樂需要走心,多學習別人是什麼樣的心態作曲的。用經歷和心情走心的作曲。別羞於學習別人的方法和技巧。三人行必有我師 不恥下問的去學習。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