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挺好教育反思
6
回覆列表
  • 1 # 社工鮑鮑

    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最可悲的是父母之間的情感表達和親密關係模式會影響到子女的成長。父母這一身份,不僅是隨著生育過程而自然獲得,更像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成長的專業技能。教育子女核心不是為子女包辦一切,而是教會孩子自尊、自信和自立!

    1、大哥蘇明哲

    儒雅斯文,本科清華,斯坦福碩士。畢業後留美生活發展,和妻子在那邊剛買了一棟小別墅,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典型的人生贏家。

    實際上是卻是蘇“蘇大強”的翻版,愛慕虛榮,出了事情總想著逃避,在失業期間還放不下面子,不願意降低標準找一些其他工作,為了父親來美國和買房子的事情,一味自作主張犧牲妻子及小家庭的利益,在上海工作期間逃避責任,導致整個生活重擔落在妻子吳非的身上。最後妻子無法忍受一個人帶孩子長久分居帶孩子的生活,提出離婚才改變這個情況。

    教育孩子首先就要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是個人基於自我評價產生和形成的一種自重、自愛、自我尊重,並要求受到他人、集體和社會尊重的情感體驗。自尊是人格自我調節結構心理成分。自尊有強弱之分,過強則成虛榮心,過弱則變成自卑。

    2、老二蘇明成

    典型的“媽寶男”“啃老”,一邊欺負明玉,一邊寵著老婆,是被網友一致“討伐”的渣男。塑造蘇明成的最大因素是父母,蘇家從小重男輕女,寵愛小兒子,結婚買車買房,自己省吃儉用給兒子錢。

    蘇明成最缺乏的也恰恰是“自立”,從開始即便離婚也要投資,投資失敗找工作,開網約車,到最後去非洲工作兩年!從一個“渣男”洗白轉變為一個好男人,都是透過逐步自立實現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不依賴別人,靠自己的勞動而生活 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成為真正的獨立的人。 可以這樣說,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高自理能力的過程。從學會走路開始,我們就獲得了一個身體的自立;當能自己吃飯、穿衣時,我們就有了自立生活的體驗;知道將來走上工作崗位,能夠自己養活自己了,我們就獲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自立的生活表現在方方面面,也從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成長和發展 自立方能自強。 要自立就要勤奮努力。 自立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保證。 自立的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自立不等於盲目排斥別人的幫助。 不盲從才可以自立。 自立才能自信。 自立能夠獲得他人的尊重。 要積極鼓勵孩子自立。 自立是成功的第一步。

    3、蘇明玉

    表面上明玉討厭痛恨母親,甚至和父母立下字據以後不來往。然而到最後為什麼能夠在蘇家面臨困難和危機時,一次次花錢和動用關係解決問題:為蘇母買墓地花了40萬,父親理財投資6萬失敗自掏腰包補給他,借出20萬給蘇大強買房。

    蘇明玉的成功,除了老闆的貴人相助,與她客服家庭成長環境實現“自尊”“自信”“自立”是密不可分的。

    最後,很多人都吐槽大結局並不完美,蘇明玉原諒了欺負自己的二哥,放下了童年的痛苦悲慘經歷,放下了痛苦的執念。也許是編劇在向外面傳遞“放下比拿起更難”,“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這也是中國電視劇那麼喜歡原諒,大家都喜歡看“皆大歡喜”的結局!

    教育孩子也一樣,願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願每個孩子“都挺好”、“都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幸虧…不然的話…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