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gccghcc

    慢性疲勞綜合徵是一種古老而又全新的疾病,長期以來醫學界對此病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直到1988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根據全美各地提出這類病例的報告,才研究命名為“慢性疲勞綜合徵”(CFS)。該中心給它下的定義是:突然出現極端的疲勞狀態,延續六個月以上,反覆出現微熱、咽喉疼痛、淋巴腺腫大、肌肉疼痛、體力下降、頭痛、精神錯亂、記憶力減退、視覺障礙等症狀。 由於CFS病因不明,一直被當作一種與身心有關的疾病。後來,美國的醫學專家們發現這種病可能是一種被專家們戲稱為“懶蟲”的病毒(EB病毒、柯薩其病毒、單純病毒等)感染所致,“懶蟲”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可達20年。近年來,又有醫學專家們分析此病可能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腸炎有關。另外,有專家認為不能排除心理障礙和認知障礙,社會及心理因素為本病潛在誘因。 慢性疲勞綜合徵,國外也有人將其稱為“第三狀態”、“灰色狀態”或“半健康人”,甚至將其劃為“亞健康”的範疇。而在臨床上,許多醫生常將此病診斷為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徵、內分泌失調、神經官能症等,多屬於中醫的虛證,或虛實夾雜證。慢性疲勞綜合徵在心理上的表現為精神不振,情緒低落,反應遲鈍,失眠多夢,白天睏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煩躁焦慮,心慌易驚等。生理上的表現為疲勞乏力,氣短,出汗,腰痠腿軟,心律不齊等。 中國有多少人患慢性疲勞綜合徵沒有準確的數字,據媒體報道,有關專家在上海、無錫、深圳等城市對2000位中年人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表明,66%的人有失眠、多夢、不易入睡或白天打瞌睡的現象,經常腰痠背痛者佔62%,一干活就累的人佔了8%,脾氣暴躁或焦慮者為48%。不僅中年人如此,許多學生也存在著這些現象,尤其是科研工作者更面臨著過度疲勞的嚴重威脅。 早在20世紀80年代,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過度疲勞成為嚴重的健康問題。日本每年大約有1萬多人因過度疲勞而猝死。據美國衛生部門調查發現,美國至少有400多萬人患有慢性疲勞綜合徵。英國的類似調查結果表明,約20%的男性和25%的婦女總感到疲勞,其中約1/4的人可能為慢性疲勞綜合徵。此外,澳洲、加拿大、以色列、西班牙、法國、紐西蘭、冰島、俄羅斯等均有報告。 為了預防該病,要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參加體育鍛煉,睡眠時間要充足,減輕心理壓力。在飲食上應多吃些鹼性食物和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的食物,如蘋果、海帶、新鮮蔬菜等,中和體內酸性環境,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重視病人意識的積極調節和主觀能動作用,掃除心理障礙,是戰勝此病的上策。 Sunny普照的日子,人特別容易睏倦,尤其是午飯後,往往無精打采。其實這並不是睡眠缺乏,而是與人們所吃的高脂、高糖食物有關。 很多人午餐喜歡吃糖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饅頭、米飯、豬肉,或者炸薯條、漢堡包、炸雞等快餐食品。 它們會刺激胰島素和膽汁分泌,使人體內臟不堪重負,並降低血液帶氧能力,導致腦部含氧量降低,讓人容易疲倦。 要想下午不犯困,最好多吃點素的。由蛋白質和蔬菜組成的午餐,如新鮮的魚、雞、海鮮、豆腐中含有大量酪氨酸,對大腦保持敏銳的思維及大腦清醒程度起決定性作用;而綠色高纖維蔬菜,如白菜、韭菜、菠菜等,可確保腦細胞獲得充足的氧氣,讓人整個下午精神抖擻。在主食方面,最好選擇綠豆飯或全麥麵包。此外,土豆中澱粉含量較高,午飯最好別吃,晚上吃有助於睡眠。 另外,工作間隙吃些菠蘿、橘子、檸檬等含大量維生素的水果,也可以消除神經系統疲勞,使人精力充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鯨的生活習慣和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