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吾思/聖神賢》詩曰:“深思熟思,必有奇思.信師行師,自可名師.聖學博學,方成絕學.知善致

    善,是為上善.性勿惡,形勿舍.省勿止,神勿折.”

    善,吉也.——東漢·許慎《說文》

    來者以善日邪時,孰與邪日善時?——《漢書·翼奉傳》

    母氏聖善.——《詩·邶風·凱風》

    善,德之建也.——《國語·晉語》

    善人國之主也.——《左傳·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萬故.——《呂氏春秋·長攻》.注:“善好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豈人主之子孫則敢不善哉?——《戰國策·趙策》

    《記》曰:“士庶有人善,本諸父母.子之成,其親也.”——明·錢謙益《袁可立父淮加贈尚寶司

    少卿》.

    供養三德為善.——《左傳·昭公十二年》

    又盡善也.——《論語·八佾》.皇疏:“善者,理事不惡之名.”

    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漢書·蘇武傳》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唐·韓愈《原毀》

    王曰:“善!”——《戰國策·齊策》

    先主:“善?”——《三國志·諸葛亮傳》

    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老子》

    吹籟工為善聲.——《論衡·逢遇》

    識其品式,辨其條理;善其用,定其體,則“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王夫之《周易外傳》

    善戲謔兮.——《詩·衛風·淇奧》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

    奕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秦皇帝惜其善擊築.——《史記·刺客列傳》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明·劉基《賣柑者言》

    公(袁可立)多才藝,善持論.——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更有秦中武公(武之望)、閩中林公(林廷奎)皆以不善宦.——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修治〖repair〗 善

    善刀而藏之.——《莊子·養生主》

    故有善邇而遠至.——《易·略例》.

    公(袁可立)護名節,勝於功名.善刀而藏,見機勇退.――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陶淵明《歸去來辭》

    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左傳》

    〖常〗忌通道任數,不從下人,故為權勢所不善.——《華陽國志》

    使孔子欲表善顏淵.——王充《論衡》

    餘宗老塗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存撫良善.——宋·沈括《夢溪筆談》

    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

    今姑貸汝,後不善自改,且復妄言,我當焚汝廬,戕汝家矣!——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秦王必喜而善見臣.——《戰國策·燕策》

    風從北來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劉基《苦齋記》

    臣素聞裡克善於重耳,君之立非其本意,萬一與重耳內應外合,何以防之?——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八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的進化會不會走進死衚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