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東俠客

    歷史有時候讓人很無耐,元朝滅宋的軍事統帥張弘範和南宋抗元名將張世傑在戰場上幾度交鋒,張弘範的軍事謀略過人,也可能是大勢所趨吧!最後崖山一戰,消滅南宋最後殘餘勢力。大臣陸秀夫揹著八歲的小皇帝投海自殺,張世傑雖殺出重圍,因遇風暴落水而亡。這兩個軍事統帥在戰場上,打的你死我活,可謂各位其主。鮮為人知的是兩個人還是同宗兄弟。

    張弘範(公元1238年一公元1280年)元朝初期大將,元朝萬戶張柔第九子,字仲疇,保定定興縣河內村人。張弘範自幼熟讀兵書,喜詩文,精騎射,善使馬朔,臂力過人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良將,深受元世祖忽必烈器重。

    1274年,元朝發兵滅宋,伯顏為統帥,張弘範為大將,興兵南征。南宋朝庭已處風雨飄搖之中,元軍勢如破竹,兵臨南宋都城臨安,謝太后遞降書順表投降,宋朝庭滅亡,南宋大臣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人保小皇帝趙昺繼續在江南抗元。

    元世祖忽必烈命張弘範為蒙漢軍都元帥,全權統率蒙漢兵馬,手握上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對南宋殘餘勢力發動最後一擊。張弘範揮軍南下,福建之戰生擒了南宋丞相文天祥,廣東崖山之戰殲滅了南宋最後一點抗元勢力,達到其軍事生涯的巔峰。張弘範一高興在崖山鐫刻下"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可謂意氣風發,豪氣沖天。

    南宋抗元名將張世傑也是河沁人,同張弘範是同宗兄弟,原先在張柔手丌!下為將,屬於金臣漢人,後來犯了軍規南渡成了宋將。張世傑是金國漢人,在南宋沒有一點根基,憑著自已對宋朝庭的忠勇和軍事能力取得信任,成為鎮守一方的大將。

    元軍兵臨長安時,謝太后發出詔書各地勤王,其他將領都在觀望時局的發展,按兵不動,只有張世傑率萬餘戰船率眾前來勤王。兵敗之後又同文天祥等人共同輔佐小皇帝在福建一帶塵持抗元鬥爭。

    這時福建一帶有正規軍十七萬人,民兵三十餘萬,如果指揮得當,萬眾一心,仍有扭轉局勢的可能,但是,南宋小朝庭內部不和,張世傑又被邊緣化了,幾次做戰失利,丞相文天祥被俘,小皇帝也在逃亡中病死。大臣陸秀夫等人又立一個七歲的小皇帝退到廣東一帶抗元。

    這個時候張世傑手中仍有二十餘萬人,元軍遠道而來才幾萬人。張世傑幾次擊敗元軍,但是他空有一腔愛國熱情,有勇無謀,在戰略上犯了錯誤,退守崖山,命人把所有的戰船用鐵鎖連線起來,犯了兵家大忌,被元軍一把火燒的灰飛火因滅,張世傑突圍後遇風爆而死。

    張弘範的軍事才能遠在族兄之上,他是一個漢人,率元軍滅了漢家政權,飽受後世漢人謾罵。明人趙瑤光遊崖山故地詩云:忍奪中華與外夷,乾坤ⅩⅩ重堪悲。鐫功奇石張弘範,不是胡兒是漢兒。

    實際上,張弘範領兵滅宋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發生的,他的故鄉早在石敬塘時代就被割讓給契丹了。他的家族世代都不曾做過宋臣,他的父親張柔是金國地方豪強,抗蒙失敗後被招降。張弘範出生時,己經是蒙古人統治他的家鄉,嚴格的說張弘範是元朝的漢人,同南宋朝庭一點交集沒有,談不上什麼背判,也不能稱之為漢奸。況且,無論是遼國,金國,還是元朝都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張弘範和張世傑屬於兩國交兵各為其主。

  • 2 # 94310417小云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從龍扶鳳追尋榮華富貴初心不變是人的一種品格,張宏範卑恭膝惜認賊作父墾定一臭萬年不得好死。乃亂臣賊子中華民族的敗類,,,,張世傑是一代先賢壯士,民族氣節隨敗猶榮。張世傑不畏強暴浴血奮戰的大無畏先鋒精神,驚天地泣鬼神。重於泰山功勳萬古,張宏範活著確形同臭狗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關於秋葉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