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欣照不萱633
-
2 # 使用者5443769950533
非洲和尚
破膽三次
殺人電梯
十三號星期五
死亡船
黑樓孤魂
腦髓地獄
鬼娃回魂1
壁櫥裡的怪物
恐怖愚人節
活跳屍1
顫慄
黑色星期五
驚魂記2
吃人爸媽
最後的盜竊
蓋棺了結
黑衣女人
非洲和尚
破膽三次
殺人電梯
十三號星期五
死亡船
黑樓孤魂
腦髓地獄
鬼娃回魂1
壁櫥裡的怪物
恐怖愚人節
活跳屍1
顫慄
黑色星期五
驚魂記2
吃人爸媽
最後的盜竊
蓋棺了結
黑衣女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撞到正》掀起了那個年代的“鬼片”熱潮,接下來洪金寶指導的“三部曲”——《鬼打鬼》、《人嚇人》和《人嚇鬼》融合了功夫、喜劇、和鬼怪題材,創造了一個新的片種——“靈異功夫片”。
其中《鬼打鬼》榮登1980年的票房冠軍寶座,這說明了輕鬆搞笑不太嚴肅的片子觀眾很願意接受,嬉戲打鬧的方式才是觀眾的最愛。
1985年上映的《殭屍先生》再度掀起殭屍片的熱潮,同“靈幻功夫片”一脈相承,重在搞笑打鬥。影片裡“殭屍”文化也讓人深深著迷,“殭屍”源於道教茅山宗,片子裡的正派角色大多是以“墨線、糯米、黃紙符、桃木劍”為法寶的“茅山道士”,他們的任務就是捉拿殭屍,匡扶正義。
說起“茅山道士”,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有“殭屍道長”之稱的林正英,龍虎武師出身的他,當過武術指導,有著良好的武術功底,憑藉“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連畫符唸咒都有型有款”,成為了殭屍片中“茅山道士”的不二人選。
好景不長,“殭屍片”獲得了成功,很快大量跟風之作也隨之而來,“殭屍片”由於情節雷同,粗製濫造等原因失去了觀眾的寵愛,1991年的《一眉道長》後,殭屍片便一蹶不振。
1995年“亞視”籌劃拍攝電視劇《殭屍道長》,林正英再次擔當主演,贏得了較高的收視率,《殭屍道長2》後,林正英因長期醺酒引發肝癌,英年早逝,殭屍片招牌形象的離去也給中國產殭屍帶來了沉重打擊。
“亞視”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的片頭,出現了“謹以此劇獻給一代殭屍道長林正英先生”的字樣。該劇集對“殭屍道長”注入了許多時尚元素,如武俠、愛情和玄幻,另有俊男美女和生動的臺詞。
還把觀音、女媧、白素貞、法海、將臣等古代神話人物加進來,情節曲折生動,場面宏大氣派,成為了那一兩年“亞視”引以為豪的系列品牌。
除了洪金寶的“靈幻功夫片”和林正英的“殭屍片”外,八十年代比較有名的鬼片系列便是黃百鳴的“開心鬼”系列了。這可能是銀幕上最善良的,最可愛的鬼了,他從不害人,還幫助校園女生改掉壞習慣,樹立信心,自己也苦盡甘來,轉世投胎。
特別是《開心鬼放暑假》,完全就是校園青春喜劇的模式。而2002年的《九個女仔一個鬼》便是該系列的重拍。
總的來說,八十年代香港銀幕上的鬼的確沒什麼可怕的,《靈氣逼人》除外,特別是徐克的《倩女幽魂》和關錦鵬的《胭脂扣》,一動一靜,居然塑造了香港銀幕上最著名的兩個女鬼形象,小倩和如花,一個美豔動人,一個楚楚可憐。
而《倩女幽魂》對人鬼戀的成功塑造,又引發了一批跟風之作,如《鬼新娘》、《畫中仙》、《追日》、《千年女妖》等,但是無論是從票房成績,還是從製作水準,都不能與《倩女幽魂》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