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府趙王爺

    戰國時代,日本大名身邊的親衛騎兵叫做“母衣眾”,而背後那個大口袋就是“母衣”!

    而“母衣”不都是一種顏色,有的是紅色,有的是黑色,還有的是皇色。紅色的就叫做赤母衣眾,黑色的就叫黑母衣眾,黃色的就叫黃母衣眾。

    “母衣”的基本構造很簡單,就是一層布包著一個大竹框在背上。

    至於為什麼這樣搞,原因有很多:

    第一點原因,代替披風發揮“拉風”的作用。

    其實這種大燈籠並不是每個騎兵都有資格背上的,它的作用更加類似於披風,只有身份的“軍官”才可以進行這樣的裝束。

    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在古代的騎兵時期都有這樣的傳統,高階將領在著裝方面會比普通士兵特殊一些,斗篷以及圖騰披風是最常見的裝束。

    不過將領在穿上披風以後,除了“拉風”以外基本沒有別的用處,在戰鬥的過程中也會成為一個累贅。

    比如說在騎行的過程中斗篷會被掛在樹枝上,如果速度過快,那麼騎行者都有可能被直接帶下來。而且敵人也很有可能對披風進行拉扯,將領也有可能被直接拉扯下來。

    鑑於披風有著如此多的弊端,所以日本的騎兵們就對它進行了改進,披風也就變成了不會有過多“拖拉”的口袋,這個口袋不僅能顯示出騎行者的身份,還增加了許多披風沒有的實用功能,所以大燈籠就這樣“流行”了起來。

    第二點原因,紅口袋有很多實用價值。

    這款紅口袋並不是一個扁平的袋子,從外觀上看更像是一個“充氣”袋,騎兵背在身後就像是鼓起來的一個氣球,其實這裡面是有一些木質結構作為支撐的。

    日本在設計這種口袋之時特別考慮了它的防禦能力,所以在戰場上作戰的時候,這個口袋是可以對穿戴者產生保護作用的。戰國時期的弓弩技術還並不發達,弓弩的穿透性也沒那麼強。

    所以這樣的口袋能對背後射來的羽箭起到一個緩衝作用,進而減少了重要將領在戰場上的傷亡。不過這個口袋只能抵抗從後方射過來的羽箭,正前方的攻擊還是需要鋼鐵鎧甲來抵擋的。

    另一個實用的功能是方便在戰場上裝東西。戰爭總是離不開掠奪,騎兵作戰則更能繳獲很多好多西(畢竟衝在前面)。日本在戰國時期有固定的軍功規定。

    每次戰爭以後,將領和軍士必須拿著自己斬殺的人頭才可以向上級邀功,可是將士的雙手在戰場上需要握緊兵器,根本沒有辦法把斬殺的人頭提在手中(更何況有很多人還不止一個),而揹著大燈籠的騎兵就可以“順手”把人頭放到自己的口袋之內,對於雙手不會有任何的限制。

    而且在衝殺過程中還經常會看到敵人掉落的珍寶物品,揹著大燈籠就可以很輕鬆的把這些戰利品收集起來,這或許也是騎兵“鍾愛”大燈籠的重要原因。

    當然,還有一個用途就是殮屍袋!

    戰場上,出於對武士的尊重,“母衣眾”被斬首後會用“母衣”將其首級包好,送歸棋家人!

    綜上所述,大燈籠既有“拉風”作用,也有實用功能,它是作為披風的“升級版”存在的。

    不過這種裝束並沒有延續太久,日本複雜的地形並不適合騎兵的發展,騎兵在日本一直都不是特別重要的角色。

    而進入近代以後,日本原本存在的武士階級也都沒落了下來,這種具有時代特色的大燈籠也徹底成為了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茉莉花茶的功效和作用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