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22173778936

    怛然失色

    【拼音】:dá rán shī sè

    擔驚受怕

    【拼音】:dān jīng shòu pà

    【解釋】: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害怕遭受禍害。

    【出處】: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為兵戈擔驚受恐。”

    【語法用途】: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擔心害怕

    【近義詞】:提心吊膽、心驚膽戰

    魂飛魄散

    【拼音】:hún fēi pò sàn

    【解釋】:1、魂魄離體。比喻死亡。2、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出處】:北宋時期,洛陽女子賀憐憐與汴梁才子王渙一見鍾情就訂了婚。賀家嫌王渙家貧就把憐憐另許配給种師道手下軍需官高常彬。王渙裝作賣查梨的前去承天寺裡見憐憐,遇到高常彬回家,王渙嚇得魂飛魄散。王渙後來參軍立下軍功,奪回憐憐白頭到老。

    【語法用途】:聯合式;作謂語、補語;含貶義。

    【近義詞】魂不附體、魂不守舍、失魂落魄、魄散魂飄

    【反義詞】處之泰然、泰然自若、鎮定自若

    驚恐萬狀

    【拼音】: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解釋】:害怕;萬狀:各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狀:樣子。形容害怕到了極點,相當害怕。

    【出處】:宋·陳亮《謝楊解元啟》:“憂患百罹而未艾,驚惶萬狀而莫支。”

    【造句】敵人驚恐萬狀,敵軍艦隊亂作一團。(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鄭成功》)

    【近義詞】:膽戰心驚、心驚膽戰、心膽俱碎

    【反義詞】:不動聲色、泰然自若、處之泰然

    目瞪口呆

    【拼音】:mù dèng kǒu dāi

    【解釋】:形容因吃驚或害怕或激動而發愣、發傻的樣子

    【出處】:魯迅《序言》:“我是在二七年被血嚇得目瞪口呆,離開廣東的。”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吃驚的神態 。

    【近義詞】 :瞠目結舌、 張口結舌、 呆若木雞

    【反義詞】 :從容不迫、氣定神閒、泰然自若、淡定自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年級描寫夏天的優美句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