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鉑,他2歲半能背誦毛澤東詩詞,5歲上學,14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27年前,被譽為“第一神童”而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寧鉑,近日又不得安寧。多家媒體和網路以大篇幅報道了寧鉑的近況。這位“神童”近年來遁入空門,當了和尚,還離了婚。寧鉑現象,值得研究。 寧鉑出生在江西市一個普通的家庭裡。5歲時上了小學,在贛州八中讀書時,他的一位叔叔寫了封信給國務院副總理方毅,介紹了寧鉑的學習情況。方毅將信批給科大,科大決定到贛州去考核。贛州八中獲悉後,說像寧鉑這樣出色的學生還有幾個,建議一起組織考核。結果許晉考了第一名,80多分,寧鉑考了第二名,67 分。 當時考察的是數學,寧鉑告訴記者,如果考物理肯定最差。他的物理成績一直不如其他幾位同學。寧鉑進入了中國科大。在成年之後,寧鉑的夢想之一就是做個 “普通人”。但是,事態的發展使他當不成一個普通人。上一世紀八十年代,需要一個寧鉑去喚醒人們對於教育和科學的重視。鋪天蓋地的報道使他成為一個名人。在八十年代,有人把寧鉑與張華、朱伯儒並列為當年的“時代人物”。這同時對他形成了巨大的壓力。“第一神童”被剝奪了他許多應該享有的生活和娛樂的權利。命運使他崛起,又給他帶來了無窮的煩惱,最終壓垮了寧鉑。當年的班主任汪惠迪說:“當時各個方面的因素,宣傳、壓力、體制、教育方式,都對這幾個特殊的孩子不利。”她說:“可是,我們眼看著一切發生卻無能為力。”離開少年班16年後,寧鉑曾私下回憶說,自己當時的痛苦主要還是來自於輿論的過分渲染。有的報道為了強調早出人才,誇大寧鉑的才華,甚至宣傳他是一位“七步能成詩”的神童。科大對他的培植,又不甚得法。畢業後,他當上了中國科大的一名講師後,“神童”的光環依然揮之不去。做一個普通人依然不可得,加上其他種種原因,寧鉑多次考研究生失敗,他選擇出走又不得,最後只好借佛門作為棲身之所,以避開紅塵的喧囂和俗世的煩惱。 應當實事求是地說,寧鉑的確是一位早慧的少年。他的智力發展確有超常之處。他多才多藝,6歲開始學習《中醫學概論》和能使用中草藥,8歲能下圍棋並熟讀《水滸傳》。他還是“星期天”詩社的成員。13歲的寧鉑與方毅副總理下了兩盤圍棋並獲全勝。幾乎一夜之間,這個戴眼鏡的神奇少年為整個中國所熟知。但是,對於寧鉑來說,他當時最需要的是寂寞和悉心培育。叔本華說過:“天才,迫切需要沒有煩惱的自由,他歡迎寂寞,閒暇是他最大的幸福。”美國經驗主義哲學家梭羅也說過:“我愛孤獨。我沒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但這一切,對寧鉑來說,都是求之不得。卻好相反:他只有煩惱而沒有自由,他沒有私人生活的空間。過分的獎勵、廉價的捧場,忙於接待記者,出席各種社交活動,熱湯澆身,接二連三,結果事與願違,鳥兒的腳下繫了黃金,他再也飛不高了。寧鉑重演了一出新時代“傷仲永”的故事。但是,我認為,寧鉑最後的結局如何,現在還很難下最後的定論。出家,並不等於這個小時了了的人物前途的終結。著名畫家李叔同是在出家後,方才找到藝術創造的嶄新天地的。我不贊成用完全消極的眼光來看待寧鉑。我至今對他仍抱有希望。入了空門還能走出空門。躲避一時不等於躲避一世。寧鉑現在是人到中年,說不定,在歷經了幾番挫折之後,大器晚成,也未可知。寧鉑何以不能成為第二位李叔同?今天談寧鉑的教訓,有沒有現實意義呢?有的。我們可要小心,千萬不要重犯對待寧鉑的錯誤。
寧鉑,他2歲半能背誦毛澤東詩詞,5歲上學,14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27年前,被譽為“第一神童”而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寧鉑,近日又不得安寧。多家媒體和網路以大篇幅報道了寧鉑的近況。這位“神童”近年來遁入空門,當了和尚,還離了婚。寧鉑現象,值得研究。 寧鉑出生在江西市一個普通的家庭裡。5歲時上了小學,在贛州八中讀書時,他的一位叔叔寫了封信給國務院副總理方毅,介紹了寧鉑的學習情況。方毅將信批給科大,科大決定到贛州去考核。贛州八中獲悉後,說像寧鉑這樣出色的學生還有幾個,建議一起組織考核。結果許晉考了第一名,80多分,寧鉑考了第二名,67 分。 當時考察的是數學,寧鉑告訴記者,如果考物理肯定最差。他的物理成績一直不如其他幾位同學。寧鉑進入了中國科大。在成年之後,寧鉑的夢想之一就是做個 “普通人”。但是,事態的發展使他當不成一個普通人。上一世紀八十年代,需要一個寧鉑去喚醒人們對於教育和科學的重視。鋪天蓋地的報道使他成為一個名人。在八十年代,有人把寧鉑與張華、朱伯儒並列為當年的“時代人物”。這同時對他形成了巨大的壓力。“第一神童”被剝奪了他許多應該享有的生活和娛樂的權利。命運使他崛起,又給他帶來了無窮的煩惱,最終壓垮了寧鉑。當年的班主任汪惠迪說:“當時各個方面的因素,宣傳、壓力、體制、教育方式,都對這幾個特殊的孩子不利。”她說:“可是,我們眼看著一切發生卻無能為力。”離開少年班16年後,寧鉑曾私下回憶說,自己當時的痛苦主要還是來自於輿論的過分渲染。有的報道為了強調早出人才,誇大寧鉑的才華,甚至宣傳他是一位“七步能成詩”的神童。科大對他的培植,又不甚得法。畢業後,他當上了中國科大的一名講師後,“神童”的光環依然揮之不去。做一個普通人依然不可得,加上其他種種原因,寧鉑多次考研究生失敗,他選擇出走又不得,最後只好借佛門作為棲身之所,以避開紅塵的喧囂和俗世的煩惱。 應當實事求是地說,寧鉑的確是一位早慧的少年。他的智力發展確有超常之處。他多才多藝,6歲開始學習《中醫學概論》和能使用中草藥,8歲能下圍棋並熟讀《水滸傳》。他還是“星期天”詩社的成員。13歲的寧鉑與方毅副總理下了兩盤圍棋並獲全勝。幾乎一夜之間,這個戴眼鏡的神奇少年為整個中國所熟知。但是,對於寧鉑來說,他當時最需要的是寂寞和悉心培育。叔本華說過:“天才,迫切需要沒有煩惱的自由,他歡迎寂寞,閒暇是他最大的幸福。”美國經驗主義哲學家梭羅也說過:“我愛孤獨。我沒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但這一切,對寧鉑來說,都是求之不得。卻好相反:他只有煩惱而沒有自由,他沒有私人生活的空間。過分的獎勵、廉價的捧場,忙於接待記者,出席各種社交活動,熱湯澆身,接二連三,結果事與願違,鳥兒的腳下繫了黃金,他再也飛不高了。寧鉑重演了一出新時代“傷仲永”的故事。但是,我認為,寧鉑最後的結局如何,現在還很難下最後的定論。出家,並不等於這個小時了了的人物前途的終結。著名畫家李叔同是在出家後,方才找到藝術創造的嶄新天地的。我不贊成用完全消極的眼光來看待寧鉑。我至今對他仍抱有希望。入了空門還能走出空門。躲避一時不等於躲避一世。寧鉑現在是人到中年,說不定,在歷經了幾番挫折之後,大器晚成,也未可知。寧鉑何以不能成為第二位李叔同?今天談寧鉑的教訓,有沒有現實意義呢?有的。我們可要小心,千萬不要重犯對待寧鉑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