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可愛健結
-
2 # 使用者6511048512836
你好:世界鱘科魚類計4屬24種,其中:鰉屬2種,鱘屬17種,鏟鱘屬2種,擬鏟鱘屬3種。中國有鱘科魚類計3屬8種其中:鰉屬1種,鱘屬6種,擬鏟鱘屬1種。
鱘形目魚類(Acipenseriformes)在分類學上屬硬骨魚(Actinopterygii),又因其內骨骼多為軟骨,體表多被覆著硬鱗亦將其列為軟骨硬鱗類(Chondroslei)。鱘形目魚是現在地球上生活著的魚類中最原始的類群。它們的化石最早發現於中生代三疊紀(大約兩億年前)的地層,很多種類在地球的演變的長河中滅絕了,只有極少數殘存至今,而且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的北部。目前全世界已為人們認識的共有25種,其中中國分佈的有8個種。在中國的遼寧和河北也曾於晚侏羅紀到白堊紀地層中發現過它們的化石。
由於中國地域遼闊,生態環境豐富多彩,鱘形目魚類的種類和數量都比較豐富,分佈範圍廣泛,北自黑龍江、額爾齊斯河,南到珠江,以及中國沿海大部分近岸海區都曾有過它們的分佈記錄,只是隨著緯度的降低,其種類和數量都略有減少。
據1834年的有關文獻記裁,中華鱘的模式產地是中國。儘管它不是中國特產,但卻由於模式產地在中國而出名。後來有人根據當時的中國歷史和後人的工作推測是廣州。它的分佈較廣,在中國的渤海的大連沿岸、旅順、遼東灣、遼河;黃河北部遼寧省海洋島及中朝界河鴨綠江;山東石島、黃河、長江、錢塘江、寧波、甌江、閩江、臺灣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長江可達金沙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開,北江達乳源,甚至達廣西潯江、鬱江、柳江;在海南省沿岸亦產。國外見於北韓漢江口及麗江和日本九州西側。
現在中華鱘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
適合中國養殖的鱘魚品種有西伯利亞鱘、閃光鱘、俄羅斯鱘、史氏鱘、中華鱘、鰉、匙吻鱘和幾種雜交鱘等近10個品種。其中,西伯利亞鱘和閃光鱘具有很強的生活適應能力,馴食人工配合飼料比較容易,生長速度比較快,體色灰黑,市場俏銷。因此,受到養殖者的普遍青睞,中國、法國、日本、德國均喜歡飼養這兩種鱘;俄羅斯鱘雖然是俄羅斯的主養品種,約佔該國鱘魚養殖產量的80%,但在該國並不受歡迎,原因有二:一是體色發黃,市場售價比黑色鱘魚低5%~10%,二是不耐運輸。其實,它也是一種相當易養的鱘魚;匙吻鱘是鱘類中唯一一個主食浮游動物的品種,與中國的鱅魚食性相同,適合在湖泊、水庫等大水體中放養,當然,經過馴化也能較好地攝食人工配合飼料;歐洲鰉與俄羅斯鱘或小體鱘的雜交種具有十分顯著的生長優勢,這是許多國家的養殖者競購其受精卵或苗種的主要原因;史氏鱘和達氏鰉是黑龍江的兩種特產魚類。二者的雜交種具有較明顯的生長優勢,但鱘魚的雜交種存在苗種培育成活率偏低的問題,所以苗種培育單位一般並不特別喜愛購進雜交鱘的受精卵或水花魚苗;中華鱘是中國最珍貴的經濟魚類之一,具有生長速度特別快、肉質好、魚籽粒大、經濟價值高的特點,養殖前景應當說是鱘類中最好的,但由於它是國家一級保護物件,所以必須申辦許可證才能飼養,上市銷售需要政府批准。 中華鱘 俄羅斯鱘 史氏鱘國內的有:史氏鱘(黑龍江),中華鱘(長江),白鱘(長江)國外的:西伯利亞鱘,閃光鱘,高首鱘,匙吻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