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艾伯史密斯
-
2 # 刺頭小李
黑洞Black Hole是美國著名的廣義相對論專家惠勒正式提出的:黑代表任何物質就連光都無法從黑洞內部穿越視界,因而不可見;洞代表時空的形狀。但其實黑洞絕對不是空間中的一個洞,而是時空本身極度地扭曲。
談及黑洞的理論基礎,以下幾個是最核心的:
1)靜止的黑洞:德華人施瓦茲柴爾德得出了第一個廣義相對論的嚴格解析解,這個解有兩個奇特的性質:存在事件視界及中心奇點
2)旅轉的黑洞:紐西蘭數學物理學家克爾Kerr得出的嚴格解,中點變成了奇點環
3)帶電的旅轉黑洞:紐曼度規
這些都是純數學的黑洞,不涉及任何的物理過程。但宇宙中黑洞是如何產生的?在研究了白倭星、中子星形成的物理機制之後,終於在理論上闡明瞭黑洞形成的物理機理!
4)奧本海默與他的學生H.斯奈德第一次運用數學模型,使用廣義相對論證明了大質量恆星死亡的最終結局一定是黑洞!並且清晰地說明了不同的慣性系觀測者,將看到完全不同的影像的物理機理。成為黑洞動力學的開山鼻祖!
5)以美國惠勒、索恩,蘇聯澤爾多維奇,英國霍金、彭羅斯為代表,最終證明了黑洞的”無毛定理”
6)霍金與哈特等人完成了黑洞熱力學4大定理
7)在黑洞動力學方面,突出的成果在於吸積盤理論、類星體理論與黑洞的引力波理論
至今、黑洞不再屬於廣義相對論範疇了,也不再是數學玩具,而是物理實在。黑洞學己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分支!
-
3 # 木星小太陽
黑洞存在的理論依據是相對論,在相對論中,宇宙速度有上限,光子有質量,引力是時空彎曲。
萬有引力理論針對的是有質量的物體,傳統意義的光不在萬有引力範圍之內。但是相對論打破了這個僵局,根據質能方程,光有質量就有能量。相對論也規定了宇宙速度的上限是光速,能把光束縛的引力,就能束縛其它任何物質。
這些能在經典物理中解釋黑洞的存在,但還不夠完善。在經典物理中,衛星逃離地球需要達第二宇宙速度,而不是剛好繞地球旋轉的第一宇宙速度。在計算黑洞的半徑時,模型都是光繞黑洞旋轉的第一宇宙速度。
相對論中,用時空彎曲代替了萬有引力,光的運動不再受引力影響,而是沿著“測地線”運動。萬有引力和時空彎曲是有區別的,比如火星近日點的進動角度,兩者計算的結果就不一樣。
回覆列表
答:黑洞出現的理論依據是廣義相對論。
1915年,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了引力場方程,該偏微分方程包含了十幾個變數,難以求解。
直到第二年,德國天文學家史瓦西才得到了廣義相對論的一個解。
該解描述的物理模型就是黑洞,該黑洞不帶電也不自旋,我們稱之為史瓦西黑洞,並得到了該黑洞的臨界半徑,史瓦西半徑r = 2MG / c^2 。
所以黑洞的理論依據,正是廣義相對論,史瓦西的解預言了黑洞的存在。
直到50多年後的1970年,科學家發現天鵝座X-1的一個神秘天體,進一步觀測證實了該天體正是黑洞,從而相對論歷經50多年的預言得到了印證。
另外,我們太陽對應的史瓦西半徑是2.9公里,我們地球對應的史瓦西半徑是9毫米。
也就是說,我們地球壓縮成直徑9毫米的球,地球就變成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