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祝福記
-
2 # 小奔說史
因為宋代是一個極力壓制武人地位的朝代。
唐末藩鎮割據,武人橫行的混亂時代讓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心有餘悸,為了確保子孫坐穩江山,宋朝立國之初就極力壓制武人地位。
武將地位低宋太祖趙匡胤自己就是靠軍隊上位,當了皇帝之後,尤其防範武將造反。他和趙光義兄弟二人為了玩弄文物制衡,以文馭武,刻意壓制武將地位。
舉個例子:大將曹彬身為樞密使,如果走在大街上,看到文官的馬車,無論對方什麼品級都會選擇避讓。
名將狄青因為戰功,被提拔為樞密副使,也被文官隨便找個理由就能罷官。
名將岳飛同樣死於重文輕武的宋朝傳統。
可以說,這種刻意壓制武將的傳統貫穿宋朝始終,並不因為南渡偏安就有所改觀。
據統計,元軍進攻南宋的過程中,有名有姓投降的南宋高階將領數字高達145人,幾乎是歷代之最,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
南宋滅亡之後,忽必烈集體召見投降的南宋將領,問,“你們為何如此輕易就投降了呢?”這幫人回答,“南宋丞相賈似道太過強勢,且大權在握,經常對文人優待有加,卻很輕視我等武將。我們在大宋找不到認同感,心中也很是氣憤,所以望風投降也。”
士兵地位低。早在宋太祖時期,就刻意壓制士兵,“常戒禁兵之衣,長不得過膝,買魚肉及酒入營門者,皆有罪”,衣服不能超標,魚肉和酒在軍營被禁止。
此外,士兵領口糧,軍營在城東,得自己去城西背,軍營在城西,得去城東背,而且不許用車馬代勞。
按宋朝的規定,文官可以把軍隊士兵當做苦力使用,稱為“白直”或“當直”。宋仁宗時就有記載:“諸州知州、鈐轄、都監多遣軍卒入山,伐薪燒炭。”
士兵還要進山砍柴燒炭,呵呵。
不要說普通士兵,就連精銳中的精銳,京師禁軍也是如此,時人記載,宋徽宗年間,禁軍很多人被官府拉去做苦役,“多佔禁軍,以充力役。”
南宋初年,按理說金兵大舉壓境,應該提高士兵的待遇了,然鵝事實並非如此:“近下軍兵,有請一百食錢,二升半米,而贍三、四口者,欲得一杯熱水,亦不能得。”一個人當兵,糧餉僅僅夠三四口人填飽肚子,因為沒錢買炭,甚至連熱水都喝不起。
此外,士兵還要自掏腰包維護弓箭等裝備。
著名理學家朱熹一次給皇帝上奏時提到士兵的生活狀況,“甚者採薪織屨,掇拾糞壤,以度朝夕。其又甚者至使妻女盛塗澤,倚市門,以求食也。”也就是說,當兵的不僅要自己砍柴織鞋,掏糞挖土,甚至還要妻子女兒出去賣春。
把士兵壓制成這樣,能指望整個民族尚武嗎?更可怕的是,此後的明朝同樣繼承宋代重文輕武的傳統,宋代武將還可以憑軍功宣麻拜相!而明朝的武將,卻完全被隔離於統帥決策層之外,就連武功顯赫如戚繼光也不過做到薊州總兵而已。至於明朝計程車兵,更是被限定為軍戶,世代為兵,和平時幹苦力,打仗時賣命。這樣的民族,尚武精神早就在一代又一代的專制統治者閹割下,消失無存了。
回覆列表
咱沒什麼文化,就直接說說自己的拙見:方便統治者統治治理,尚武,則陽剛。有血性,做事勇敢,更容易衝動,甚至會使用暴力解決問題。反之,則變得柔弱些。面對危險,畏首畏尾,勇氣不足。在生產力和科技相對不發達的古代。假如你是地主,你希望農民是乖乖給你種地幹活,還是一言不合,就拿起鋤頭要和你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