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母嬰

    網際網路創新的模式大家有目共睹,最大限度上解決了賣和買的問題,價格、渠道、產品和價值,它的便捷性和支付交易的過程,從現在來看,京東和阿里兩大平臺也從線上也轉到了線下,用各自的觸角伸到各傳統或創新的領域,在其它行業來看,電商平臺之所以能夠強勢崛起,是因為線下零售環節做的不夠好,價格高,服務態度差,但現在電商平臺對使用者的挖掘已經進入瓶頸期。

    母嬰產品銷售從近十年來看,是從商超轉到了夫妻店、獨立店、小型連鎖店和系統店,這與其它行業發展沒有什麼不同,完全是順應時代的產物,向網際網路發展邏輯上來看是未來所趨,只是母嬰線上消費的痛點是什麼?在經歷了海淘和代購之後,母嬰類電商的優勢在哪裡?嬰兒的消費是即時的嗎?似乎要圍繞著這些問題也構建商業模式。在筆者看來,任何寶寶家庭絕不會等孩子斷奶了才會想到去買;嬰兒的消費是價格、產品嗎?農村消費是存在這方面的原因,但似乎電商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便宜不是唯一,產品質量才是王道。

    近期不少母嬰行業不少公司在學阿里系“賦能”,講新零售,利用網際網路和大資料,將“人、貨、場”等傳統商業要素進行重構的過程,包括重構生產流程、重構商家與消費者的關係、重構消費體驗等;但是母嬰電商其實是缺少大資料,沒有什麼沉澱。學習京東把自己的新零售策略定義為“無界”,京東透過消費者、場景、供應鏈、營銷四個角度,來打造自己的新模式,在他們投重資做局和研究的時候,小型電商只能做冒險的嘗試,在這個當下,蒙著頭過河。

    母嬰電商要想在行業持續發展,必須去做到幾個方面:一是產品的上游資源,你能搞定多少廠家,可以從廠家直接拿貨(必須是大品牌,可以自帶流量);其二是你線下的門店究竟能整合或自建多少家母嬰店,門店數量略等於產品銷量;其三你能解決消費者什麼樣的痛點,如何能讓消費者變現你的承諾;其四努力前行,有能力拉來資本等到上新三板的那一天。

    母嬰行業會與網際網路有行業有一定的融合,但不會向其它行業佔那麼大的比重。

  • 2 # 商業聊摘

    母嬰行業涉獵非常廣泛,廣義地說,一切和孕期、哺乳期的婦女和新生兒相關的都能算作是母嬰行業的範疇,包括從奶粉、洗衣液、嬰童裝到月嫂、早教等各個方面。

    從宏觀背景來看,未來的母嬰行業是值得期待的。

    一方面,“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被視作政策上的極大利好,直接導致新生兒數量的增多(甚至被預測為“嬰兒潮”),從而刺激母嬰行業需求的增大;另一方面,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新一代年輕父母們育兒觀念也在升級,他們不再僅僅關注寶寶和媽媽們的吃喝問題,也開始注重精神層面上的護理和保養,這都將提高整體母嬰行業內的發展水平。

    有機構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母嬰市場總量有望達到3萬億元人民幣。這表明市場整體需求量巨大。

    具體到現實情況,並沒有那麼樂觀。

    一方面,所謂“嬰兒潮”的到來是需要時間,也有一個過程的。而即使新生兒在短期內能夠增加,這個期限會維持多久未可知;另一方面,正因為眼下大家都看好母嬰這塊“肥肉”,眾多企業紛紛入局搶食,競爭激烈,如果需求的釋放遠遠慢於各玩家們產能的釋放,就會有企業撐不住而倒下。

    網際網路和母嬰的結合已經有很多嘗試了。比如母嬰電商在過去的兩年已經有近10億美金進入,貝貝、網易考拉、蜜芽等在消費者心目中已經有了知名度。此外,母嬰行業也誕生了一些純網際網路品牌如“小鹿叮叮”等。

    個人認為,網際網路只是一個渠道,能夠幫助母嬰行業在定製化、使用者體驗等方面提高水平,但絕不是全部。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與普通產品不同,母嬰行業的很多產品屬於安全性高度敏感的範疇,比如尿不溼、奶粉等,所以品質顯得尤為重要。

    一句話,母嬰行業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80後,90後,出生的成功傑出的人那麼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