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親親的青大豆
-
2 # 秋宜聲
中國曆朝歷代,都是權利為王,沒有公理。這必然導致君王或政治家必須集權才得以安穩。但安穩以後,如何用權又會成為問題。於是出現三種情況:
一,抓權不用。有相當一部分君王或政治家是集權不用,導致矛盾四起,最終天下大亂。這在救災時非常明顯。歷史上無數次農民起義,都和朝庭平時橫徵暴斂、腐敗成風,奢侈無度,自然災害時卻救災不力、甚至不聞不問有關。這種君王多成為衰國、亡國之君。
二,抓權亂扔。自己搞了集權,卻又交給別人用。把權利給宦官、外戚、權臣來行使,這些人有能力穩住政權,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網路黨羽,培植派系,排斥異己,為國家衰敗混亂埋下禍根。
三,抓權自用。大量權利集一身,又想大作為。就必須親歷親為,日理萬機,非人的肉身可以支撐,必然短命。最終,大作為之君去世後,新人多數沒有前人巨大的精力和智慧去繼續他的政治體系,又會陷入混亂。
所以,一個社會的發展與文明,不能只靠出現清明的君王和政治家,更重要是文化與體制。主要是社會精英的價值取向,民眾的文明程度,還有科學分權與集權的體制。否則就會出現上述三種情況。
歷史上大政治家都有濟世抱負和超負荷的歷史承擔和重壓,精神精力嚴重受損!過去的衛生知識衛生條件有限,醫藥條件也有限,生活條件也有不足之處,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