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公孫兄。
公孫兄是我中學時期的同桌,也是偶爾才聯絡的好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大概算了算,與公孫兄相識已將近二十年。
公孫兄是轉學生,初到我們班時,性格內向靦腆,我同她幾乎沒有任何交流,後來做了同桌,漸漸熟悉了,她話依然不多。上自習課,她通常埋頭學習,而我則轉過身,和前後桌的同學聊天,聊到肆無忌憚時,公孫兄便會皺起眉頭:“你說話小點兒聲。”我吐吐舌頭,收斂一些,不一會兒又恢復原狀。
公孫兄學習刻苦,成績也很好,可每次考試,不及她認真的我,成績都要比她好那麼一點點,這讓公孫兄心裡有些不平衡。換做另一個人,可能會把這種情緒埋藏在心裡,而公孫兄這個人很妙,她選擇把所有的不滿開誠佈公地告訴我。
我忘了那天我們都聊了些什麼,也忘了怎麼就提到了當時正在熱播的《少年包青天》,只記得公孫兄對我說,她覺得自己是任泉扮演的公孫策,各方面並不差,卻總是落後包拯一步,而我則是那個讓她有些氣惱的“包黑炭”。
從那之後,她就戲稱我為包兄,而我則稱呼她為公孫兄,這也是隻有我們兩個人知道的小秘密。
初中畢業之後,我們上了同一所高中,機緣巧合,高二時我與公孫兄又分到了一個班。選座位的時候,我們默契地坐在了一起,一直到高中畢業。
高中時的公孫兄,和初中相比,性格開朗了許多,上自習課還時常與我聊天,開一些只有我們兩個人能明白的玩笑。我與公孫兄的友誼裡天生就帶著“說實話”的基因,所以,我們之間從來不避諱指出對方的缺點。我似乎總是毛病較多的那一個,而公孫兄則扮演一個嚴厲的朋友,毫不客氣地指出我的缺點。
年少喜歡瞎折騰,我集結了一幫志同道合的同學做了一個校園雜誌,而第一個知道我這個想法的,就是公孫兄。從一開始只有我們兩個人,到班上的三五好友,後來發展到每個年級每個班都有我們的會員,過程中我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公孫兄一直是我的“糾錯機”。
後來,我們這個不被學校認可的“野生雜誌”伴隨著高三的到來宣告結束,而那或許是我們整個高中生涯最生動的回憶,在這段回憶裡,公孫兄始終陪伴著我。我們偶爾拌嘴,又很快和好,一起走到了高中生活的盡頭。
高中畢業,我們去了不同的城市上大學,期間透過一兩次信,她在信的開頭寫到,“包兄,別來無恙。”我看到這幾個字,會心而笑。
畢業之後,幾乎沒有再見過,中間時而斷了聯絡,時而又找到對方,然而在我心中,公孫兄一直佔據了一個特殊的席位,我想,這跟當年“包青天”的典故不無關係。
同事告訴我,他上中學時,班裡有一個與他一樣自幼學習書法的同學,他們經常結伴參加市裡、區裡舉辦的各種書法比賽,而每次他的名次都要比同學好一些,幾次之後,那位同學就漸漸疏遠了他。相似的經歷,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同事的故事讓我愈發體會到公孫兄的難能可貴。
人與人相處,總會有許多小心思,如果不懂得化解,就容易變成心結,而公孫兄聰明通透,她懂得化解心結,而不是讓它成為友情的絆腳石。
我們總是說,人際關係太複雜,如何與朋友相處是門學問,實際上,複雜的是人心。長大之後的我們,謹慎、計較,交朋友彷彿高手過招,點到即止,小心試探接近,避免過從甚密,杜絕交淺言深。
後來的生活中,我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結交性格迥異的朋友,有些還成為無話不說的摯友,但再也沒有遇見過像公孫兄一樣的人。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公孫兄。
公孫兄是我中學時期的同桌,也是偶爾才聯絡的好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大概算了算,與公孫兄相識已將近二十年。
公孫兄是轉學生,初到我們班時,性格內向靦腆,我同她幾乎沒有任何交流,後來做了同桌,漸漸熟悉了,她話依然不多。上自習課,她通常埋頭學習,而我則轉過身,和前後桌的同學聊天,聊到肆無忌憚時,公孫兄便會皺起眉頭:“你說話小點兒聲。”我吐吐舌頭,收斂一些,不一會兒又恢復原狀。
公孫兄學習刻苦,成績也很好,可每次考試,不及她認真的我,成績都要比她好那麼一點點,這讓公孫兄心裡有些不平衡。換做另一個人,可能會把這種情緒埋藏在心裡,而公孫兄這個人很妙,她選擇把所有的不滿開誠佈公地告訴我。
我忘了那天我們都聊了些什麼,也忘了怎麼就提到了當時正在熱播的《少年包青天》,只記得公孫兄對我說,她覺得自己是任泉扮演的公孫策,各方面並不差,卻總是落後包拯一步,而我則是那個讓她有些氣惱的“包黑炭”。
從那之後,她就戲稱我為包兄,而我則稱呼她為公孫兄,這也是隻有我們兩個人知道的小秘密。
初中畢業之後,我們上了同一所高中,機緣巧合,高二時我與公孫兄又分到了一個班。選座位的時候,我們默契地坐在了一起,一直到高中畢業。
高中時的公孫兄,和初中相比,性格開朗了許多,上自習課還時常與我聊天,開一些只有我們兩個人能明白的玩笑。我與公孫兄的友誼裡天生就帶著“說實話”的基因,所以,我們之間從來不避諱指出對方的缺點。我似乎總是毛病較多的那一個,而公孫兄則扮演一個嚴厲的朋友,毫不客氣地指出我的缺點。
年少喜歡瞎折騰,我集結了一幫志同道合的同學做了一個校園雜誌,而第一個知道我這個想法的,就是公孫兄。從一開始只有我們兩個人,到班上的三五好友,後來發展到每個年級每個班都有我們的會員,過程中我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公孫兄一直是我的“糾錯機”。
後來,我們這個不被學校認可的“野生雜誌”伴隨著高三的到來宣告結束,而那或許是我們整個高中生涯最生動的回憶,在這段回憶裡,公孫兄始終陪伴著我。我們偶爾拌嘴,又很快和好,一起走到了高中生活的盡頭。
高中畢業,我們去了不同的城市上大學,期間透過一兩次信,她在信的開頭寫到,“包兄,別來無恙。”我看到這幾個字,會心而笑。
畢業之後,幾乎沒有再見過,中間時而斷了聯絡,時而又找到對方,然而在我心中,公孫兄一直佔據了一個特殊的席位,我想,這跟當年“包青天”的典故不無關係。
同事告訴我,他上中學時,班裡有一個與他一樣自幼學習書法的同學,他們經常結伴參加市裡、區裡舉辦的各種書法比賽,而每次他的名次都要比同學好一些,幾次之後,那位同學就漸漸疏遠了他。相似的經歷,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同事的故事讓我愈發體會到公孫兄的難能可貴。
人與人相處,總會有許多小心思,如果不懂得化解,就容易變成心結,而公孫兄聰明通透,她懂得化解心結,而不是讓它成為友情的絆腳石。
我們總是說,人際關係太複雜,如何與朋友相處是門學問,實際上,複雜的是人心。長大之後的我們,謹慎、計較,交朋友彷彿高手過招,點到即止,小心試探接近,避免過從甚密,杜絕交淺言深。
後來的生活中,我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結交性格迥異的朋友,有些還成為無話不說的摯友,但再也沒有遇見過像公孫兄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