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墨染輝煌

    我瞭解的劉先生算得上是民國時國學大師一派裡的表率了,腦子裡接受了新思想,身上舊時文人的優點(當然也有一些毛病)也都沒落下,有風骨,重學識,勤治學,又親近學生(天性幽默,沒一般教授的架子,學生都樂於和他相處)。一生行事為人,總結起來跳不脫才、傲、雅三字,下文就結合劉先生的一些軼事再來說一說。

    首先是才,才是文人立身之本。劉先生一生治學,以“一字之微,徵及萬卷”為格言自勉,成果頗豐,尤以在校勘學上的貢獻為重。

    他有譯作:《近世思想中之科學精神》《叔本華自我意識說》《佛蘭克林自傳》《美華人之自由精神》;更有著作:《淮南鴻烈集解》《莊子補正》《說苑斠補》《三餘札記》《群書校補》《杜甫年譜》。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1939年完成的《莊子補正》,由陳寅恪先生為此書作序:“然則先生此書之刊佈,蓋將一匡當世之學風,而示人以準則,豈供治莊子者必讀而已哉。”

    劉先生自己對這一作品也是頗感驕傲,曾放言道:“古今以來,真懂《莊子》者,兩個半人而已。第一個是我劉文典,第二個是莊周,另外半個嘛,還不曉得!”

    其狂如此,卻並不招人厭,因為古今文人狂傲多半是因為有真才學,所謂恃才傲物,劉先生算是個中典型。他的傲是有原則的,一為氣節,二看學識。

  • 2 # 品味中國酒

    劉文典先生是中國近現代教育史、學術史上著名的國學大師、文史大家,他學識淵博、言行獨特,雖然有點“狂”、“怪”,但是他狂的背後是道德人品的支撐,他怪的背後是真誠、率性的流露。他是一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傳統的中國知識分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肌肉越大力氣就越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