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9
回覆列表
  • 1 # 貓員外

    魯迅是反中國傳統的急先鋒,主張廢除漢字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對《史記》的文學性也不吝讚美: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2 # 痴心娃娃看天下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先生對《史記》作出了很中肯的評價。

    這句話出自《漢文學史綱要·司馬相如與司馬遷》:

    (司馬遷)恨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傳畸人於千秋,雖背《春秋》之義,固不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矣。惟不拘於史法,不囿於字句,發於情,肆於心而為文,故能如茅坤所言:“讀《遊俠傳》即欲輕生,讀《屈原賈誼傳》即欲流涕,讀《莊周》《魯仲連傳》即欲遺世,讀《李廣傳》即欲立鬥,讀《石建傳》即欲俯躬,讀《信陵》“平原君傳》即欲養士”也。

    這段文字向我們傳達出這樣一層意思,《史記》的文學成就不亞於歷史成就,甚至說高於歷史成就!

    它的文學成就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主張“實錄”——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他寫《史記》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摒除了《春秋》中“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的微言曲筆,而是據事直書。寫漢初的幾位帝王,漢高祖的流氓相,景帝的刻薄,甚至“當今聖上”漢武帝的“內多欲而外施仁義”,都能做到如實揭露。

    這點也影響到了後世文學,即便是具有虛構性的小說題材也追求史傳之真。

    第二,為傳記文學提供了典範。

    在《本紀》、《世家》和《列傳》中寫了各式人物,既有帝王將相,又有農民起義者,既有政治家、軍事家,又有遊俠、倡優。

    司馬遷的高明之處還在於把不同人物合為一傳,達到參陳互現的效果。在《廉頗藺相如列傳》,這兩個人的面貌,性情迥異,透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集中刻畫出文臣藺相如的智慧和大度,武將廉頗的驍勇和知錯就改。

    第三,字字珠璣。

    在《項羽本紀》中有這麼一段: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這段文字把項羽垓下之圍的困境寫得聲情並茂,曾經叱吒風雲的英雄展現出兒女情長的一面,讓人可憐,可嘆!從而使項羽的形象塑造得更加豐滿。

    總之,《史記》既有史學的可信性,又有文學的可讀性。

  • 3 # 味哎兒

    朗朗上口故事性強簡煉達無人可比的程度,任一件事或人物塑像作範文範本都隨意任得。只不讀或學史記必須心裡清楚這是“王”史,而不是民史及生產與技能史,也不是人群.社會變遷史,更不是:具體個人經歷史.家庭家族.姓族.氏族.民族.種族.人種的事蹟事例事件史。且絕對同萬事萬物歷程無關,僅敘王的經歷歷史。說的太繁鎖可僅記與您及您家的家譜.宗譜.族譜.祖譜的歷史無關。歷史分:具體個人經歷的歷史.家庭至人種經歷的歷史,生存中物質利用及相關技能技術技巧與知識的歷史.人際關係的人情世故的歷史.除人及人群以外一切其它存在的歷史.帝王史僅是這些歷史裡掀動歷史長河中的波浪浪頭上的一個浪花而已。贊否,議一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洋的組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