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下對IDE的裝置是以hd命名的,一般主機板上有兩個IDE介面,一共可以安裝四個IDE裝置。主IDE上的主從兩個裝置分別為hda和hdb,第二個IDE口上的兩個裝置分別為hdc和hdd。一般硬碟安裝在主IDE的主介面上,所以是hda 。SCSI介面裝置是用sd命名的,第一個裝置是sda,第二個是sdb。依此類推 。
分割槽是用裝置名稱加數字命名的。要完全瞭解Linux硬碟分割槽名稱的規則,你必須先了解主分割槽、擴充套件分割槽、邏輯分割槽的概念和他們的關係。一個硬碟最多可以分4個主分割槽;因此硬碟可以被分為1-3個主分割槽加一個擴充套件分割槽,或者僅有1-4個主分割槽。對於擴充套件分割槽,可以繼續對他進行劃分,分成若干個邏輯分割槽,也就是說擴充套件分割槽只不過是邏輯分割槽的“容器”。主分割槽的名稱分別是hda1、hda2、hda3和hda4,其中擴充套件分割槽也佔用一個主分割槽的名稱。邏輯分割槽的名稱一定是從hda5開始,每增加一個分割槽,分割槽名稱的數字就加1,如hda6代表第二個邏輯分割槽等等。
SCSI介面的硬碟與此類似。要了解自己硬碟的windows下的D、E、F分割槽在Linux下是什麼名稱,就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硬碟是怎麼分割槽的。是主分割槽還是邏輯分割槽,是第幾個主分割槽(邏輯分割槽)。只能分配4個主分割槽的原因:MBR(Master Boot Record)只有存放4個分割槽資訊的空間(64位元組)。
MBR(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導記錄,位於整個硬碟的0磁軌0柱面1扇區。不過,在總共512位元組的主引導扇區中,MBR只佔用了其中的446個位元組(偏移0--偏移1BDH),另外的64個位元組(偏移1BEH--偏移1FDH)交給了DPT(Disk PartitionTable硬碟分割槽表),最後兩個位元組"55,AA"(偏移1FEH-偏移1FFH)是分割槽的結束標誌。這個整體構成了硬碟的主引導扇區。
在Linux下對IDE的裝置是以hd命名的,一般主機板上有兩個IDE介面,一共可以安裝四個IDE裝置。主IDE上的主從兩個裝置分別為hda和hdb,第二個IDE口上的兩個裝置分別為hdc和hdd。一般硬碟安裝在主IDE的主介面上,所以是hda 。SCSI介面裝置是用sd命名的,第一個裝置是sda,第二個是sdb。依此類推 。
分割槽是用裝置名稱加數字命名的。要完全瞭解Linux硬碟分割槽名稱的規則,你必須先了解主分割槽、擴充套件分割槽、邏輯分割槽的概念和他們的關係。一個硬碟最多可以分4個主分割槽;因此硬碟可以被分為1-3個主分割槽加一個擴充套件分割槽,或者僅有1-4個主分割槽。對於擴充套件分割槽,可以繼續對他進行劃分,分成若干個邏輯分割槽,也就是說擴充套件分割槽只不過是邏輯分割槽的“容器”。主分割槽的名稱分別是hda1、hda2、hda3和hda4,其中擴充套件分割槽也佔用一個主分割槽的名稱。邏輯分割槽的名稱一定是從hda5開始,每增加一個分割槽,分割槽名稱的數字就加1,如hda6代表第二個邏輯分割槽等等。
SCSI介面的硬碟與此類似。要了解自己硬碟的windows下的D、E、F分割槽在Linux下是什麼名稱,就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硬碟是怎麼分割槽的。是主分割槽還是邏輯分割槽,是第幾個主分割槽(邏輯分割槽)。只能分配4個主分割槽的原因:MBR(Master Boot Record)只有存放4個分割槽資訊的空間(64位元組)。
MBR(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導記錄,位於整個硬碟的0磁軌0柱面1扇區。不過,在總共512位元組的主引導扇區中,MBR只佔用了其中的446個位元組(偏移0--偏移1BDH),另外的64個位元組(偏移1BEH--偏移1FDH)交給了DPT(Disk PartitionTable硬碟分割槽表),最後兩個位元組"55,AA"(偏移1FEH-偏移1FFH)是分割槽的結束標誌。這個整體構成了硬碟的主引導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