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鈴蘭王強
-
2 # 成長與玩耍
愛自己
很多家長都很擔心孩子對愛美的心用到自己的臉上,身上,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緊張,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孩子遲早會長大的,打扮,愛美是天性,壓不住。
除了對自己的打扮,著裝要求,追求自身美以外,還有很多美的形式。
發現美,愛上美是非常重要的。
大自然美孩子對於自然的美是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要體驗感知的,只有感知到冬暖夏涼,才能體會到美,在現代社會,很多孩子都住的空調房,做的小汽車,街邊的路景都很單調,城裡的景色都差不多。這就導致孩子所看到的自然美很少很少。
沒有四季的感知,就不會對自然有所感悟,只有夏天汗流脊背,冬天經歷數九寒天,不要怕冷怕熱。多看看植物,辨別花草,時間長了,不但增長知識,還會增長想象力。
藝術美藝術美就是人文美,有建築美,藝術畫美……
建築美除非是專門的古建築街道,或者國外的歐式風格等,這個需要家長旅遊參觀。
但是藝術美就簡單多了,多帶著孩子去美術畫廊,參觀美術作品,長期的耳濡目染,孩子的創造力就會大大加強,審美能力提高。
-
3 # 書法對聯大會
社會的發展,審美的疲憊,導致了孩子們的審美也產生了很多誤區,確實難堪!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標新立異為美,例如奇發怪服。
第二,忽視了外在肢體語言之美,例如二郎腿,大馬叉,駝背等等。
第三,忽視了內在修為之美。例如一身名牌,公共場所大聲喧譁,甚至出口成髒。
美是人人都追求的,孩子愛美也是天性,成長中,就要大人去引導和教育,讓孩子們樹立正確的科學的人生觀是前提,既要讓他們勤奮學習,也要日漸修身養性的習慣,衣著乾淨整潔,積極鍛鍊身體,多閱讀名著豐富自己的內在心靈,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自然差不到哪裡去,他的舉手投足,他的談吐氣質和健康體型自然會超人一等。
個人愚見,還請教育界大師們多給出指正!
-
4 # 艾了維
小孩子愛美也是正常的。正確的引導就要從家長的自身和孩子周圍的環境做起。
1.給他灌輸一個正確的思想,一個人的美並不全是表面的,擁有一顆善良純真的心才是最美的。
2.不要讓他有攀比之心,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誇讚,每天多給他一些誇讚,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3.愛笑的孩子最美麗,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很重要。每天帶他做他喜歡的事情,不要對他過於苛刻。
-
5 # 通暢流水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應該引導孩子自幼就有愛美之心。
美是多方面的,例如:
美在外表:講衛生、愛整潔;
美在內心:有公德、不煩人;
美在言語:懂禮貌、不粗話;
美在行動:勤勞動、好學習!
既然教育孩子愛美,首先我們自己得美,所謂言傳身教就是這個道理。
回覆列表
俗語 愛美之心 人皆有之。
從人性角度,孩子愛美是本能,是正常的需求。
從心理發育角度講,孩子的愛美之心,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標誌。是自我意識中 自尊內容的發展需求的 結果。
通俗講,就是,孩子大腦思維發育結果,開始注重自我評價,包括對自己內涵能力和外表形象的 關注,更關注他人對自己的內涵與外表的評價。 由此,孩子的行為表現,就是我們看到的愛美
愛美對於每個人,既然是思維意識的內容,也就是人格內容的組成
愛美心的適度 或過度,直接影響到一個人人格的健康水平。
我們家長培養孩子,重點就是對孩子 健康人格的培養。那麼我們需要把握孩子愛美心的 適度。
如何把控,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愛美心,建議如下
1,家長日常對孩子的誇讚言語 要進行規範: 類似: 你真漂亮,穿這衣服真好看。 這類話語 是 強化孩子 關注外表形象。容易讓孩子無形被培養成特別在意外面和他人的評價。 這樣的人格一旦形成, 人際關係中 就會敏感、在意別人,常常因為別人 一句話而苦惱 甚至不自信。
所以,誇讚外表言語 要 適度。 更禁止 利用外表形象 去 激勵和 要求 孩子其他的 訴求。 例如 如果你哭 就變醜了, 如果 你不好好吃飯,就 醜了 沒有喜歡你了。 或者 如果你不聽話, 媽媽就不讓你穿漂亮。 等等 這些看似教育孩子,其實是 強化 固定孩子對 外表虛榮的 放大在意。
2, 我們家長 誇孩子,要 把 孩子那個值得肯定誇讚的 行為和言語 具體指出, 她因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媽媽 感覺你真棒,為你驕傲 。------這個目的 讓孩子 放大和關注 自己好的言行。孩子就更願意 重複那些好的 言行舉止了。
既是孩子穿的真好看。 也是引導孩子, 穿的漂亮 是媽媽愛她, 是媽媽花辛苦工作的錢買來的。 今後 寶寶成長了,也要辛苦工作 賺錢後 給媽媽買漂亮衣服, 來表示對媽媽的愛。
當孩子不聽話, 媽媽可以提問孩子,今天的言行,媽媽是生氣的,是不認可的。媽媽愛你 是希望你改掉這個壞習慣。如果你愛媽媽,用什麼證明你是愛媽媽的呢?讓媽媽生氣 是愛嗎 ? 做不認可 破壞規則 是愛嗎?
媽媽對你生氣了, 你穿的再漂亮的衣服,媽媽也看著是生氣的。 衣服漂亮也掩蓋不住 你做的錯事 和 媽媽的生氣
類似這樣的言語,讓孩子感悟的是 : 漂亮 是 外在隨時 進行裝飾的。 自己的品行習慣,才會讓自己 從內心的 漂亮。外面裝飾太好,裡面是垃圾的事實 也改變不了。
在生活中,多提醒孩子關注那些,外表光鮮,內在垃圾的 事實, 讓孩子自己自悟 增加自身的素質內涵的學習和訓練 是關鍵。 這就是自信的培養。
家長無意中 強調外在, 孩子越在意外在 評價, 本質就等於 刻意在培養一個自卑感的人 。
任何虛榮心強的人,內心本質都是 不自信,甚至自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