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 (1)基坑(槽)中的積水、淤泥雜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礎兩側用鬆土回填,未經分居夯實;或槽邊鬆土落入基坑(槽),夯填前未認真進行處理,回填后土受到水的浸泡產生沉陷。 (2)基槽寬度較窄,採用手夯回填夯實,未達到要求的密實度。 (3)回填土料中夾有大量乾土塊,受水浸泡產生沉陷;或採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質土、碎塊草皮作土料,回填質量不合要求。 (4)回填土採用水泡法沉實,含水量大,密實度達不到要求。 預防措施 (1)基坑(槽)回填前,應將槽中積水排淨,淤泥、鬆土、雜物清理乾淨,如有地下水或地表滯水,應有排水措施。 (2)回填土採取嚴格分層回填、夯實。每層虛鋪土厚度不得大於300mm。土料和含水量應符合規定。回填土密實度要按規定抽樣檢查,使符合要求。 (3)填土土料中不得含有大於50mm直徑的土塊,不應有較多的乾土塊,急需進行下道工序時,宜用2:8或3:7灰土回填夯實。 (4)嚴禁用水沉法回填土方。 治理方法 (1)基坑(槽)回填土沉陷造成牆腳散水空鼓,如混凝土面層尚未破壞,可填入碎石,側向擠壓搗實3若面層已經裂縫破壞,則應視面積大小或損壞情況,採取區域性或全部返工。區域性處理可用錘、鑿將空鼓部位打去,填灰土或粘土、碎石混合物夯實,再作面層。 (2)因回填土沉陷引起結構物下沉時,應會同設計部門針對‘情況採取加固措施。
原因分析 (1)基坑(槽)中的積水、淤泥雜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礎兩側用鬆土回填,未經分居夯實;或槽邊鬆土落入基坑(槽),夯填前未認真進行處理,回填后土受到水的浸泡產生沉陷。 (2)基槽寬度較窄,採用手夯回填夯實,未達到要求的密實度。 (3)回填土料中夾有大量乾土塊,受水浸泡產生沉陷;或採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質土、碎塊草皮作土料,回填質量不合要求。 (4)回填土採用水泡法沉實,含水量大,密實度達不到要求。 預防措施 (1)基坑(槽)回填前,應將槽中積水排淨,淤泥、鬆土、雜物清理乾淨,如有地下水或地表滯水,應有排水措施。 (2)回填土採取嚴格分層回填、夯實。每層虛鋪土厚度不得大於300mm。土料和含水量應符合規定。回填土密實度要按規定抽樣檢查,使符合要求。 (3)填土土料中不得含有大於50mm直徑的土塊,不應有較多的乾土塊,急需進行下道工序時,宜用2:8或3:7灰土回填夯實。 (4)嚴禁用水沉法回填土方。 治理方法 (1)基坑(槽)回填土沉陷造成牆腳散水空鼓,如混凝土面層尚未破壞,可填入碎石,側向擠壓搗實3若面層已經裂縫破壞,則應視面積大小或損壞情況,採取區域性或全部返工。區域性處理可用錘、鑿將空鼓部位打去,填灰土或粘土、碎石混合物夯實,再作面層。 (2)因回填土沉陷引起結構物下沉時,應會同設計部門針對‘情況採取加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