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CG狗屋
-
2 # 黑鼠鼠
什麼大逃殺,這明明是“狼人殺”跟“三國殺”的結合不是嘛,要說“大逃殺”隔壁的《刀劍神域外傳》GGO動畫,才是貨真價實的大逃殺嘛,六人一組、無作弊、無外掛、合作、背後砍人,任君選擇,唯一的缺點,沒有主角光環的其他人,哪怕六個團隊合作,也都全部是炮灰的命,最新的幾集完美的證明了這一點。
“大逃殺”這玩意的形式原來個電影的設定,當初電影是日本“深作欣二”導演的一部探討人性的電影,設定便是把一個班級的人全部投放到孤島上,脖子在帶個項圈,然後這群人自相殘殺,脖子的項圈要是違反規定就會爆炸,殺到最後一個人才結束,之後許多的影視作品都有借鑑這種“大逃殺”形式的模式,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飢餓遊戲》系列,透過一場大逃殺的比賽,來諷刺“美利堅”以及反抗“反烏托邦”主義,最後發現,殺來殺去就是在開歷史的倒車。
“大逃殺”形式的作品一直都有,但一直都不是很火熱,直到近年的“吃雞”大火,人們逐漸才重新定義了這一形式的作品,而“FATE”的形式與“大逃殺”相似,我覺得有點扯了,你要說是“關公戰秦瓊”的形式還能說了玩玩,大逃殺我感覺有點強行。
首先大逃殺他們的首要目標是活下去,而聖盃戰爭想要活下去的方法其實很多,只要放棄自己的從者然後去尋求教會的庇護就會活下來了,而且他們的最終目的也不是為了活下去,而是為了奪取聖盃,實現願望,這便於“大逃殺”模式的作品形式有著本質的不同,而且大逃殺模式的作品基本都有個共同點,便是封閉空間,還有一些時間的限制,而且沒有任何的外部干擾,例如前不久的《十二大戰》就基本屬於典型的大逃殺模式“封閉的空間”“時間限制”“空無一人的城市”只剩下十二個人自相殘殺。
FATE系列是屬於“型月”大世界觀旗下的系列作品,而型月世界是啥,是魔法世界,旗下《月姬》《空之境界》《FATE》也就只有FATE是所有人都朝著聖盃自相殘殺的設定了,而本質的設定還是個魔法戰爭,跟大逃殺半毛錢關係沒有,大逃殺是近年才火起來的,咋什麼都跟這玩意掛鉤啊。
文:傑克
回覆列表
Fate 和 PUBG 這類作品只能說基本的框架是相似的,以 PUBG 的概念來說的話,Fate 系列就是一個英靈和 Master 雙人組隊吃雞遊戲,為了獲得聖盃戰爭最後的勝利,英靈和 Master 會選擇不同的策略,有的就是坐山觀虎鬥有的則是主動出擊,還有的就是故意攪局來的(幾乎每個聖盃大戰都有攪局者),最後因為各種意外巧合以及黑幕,往往英靈和 Master 要戰勝的不是其他組合,而是聖盃戰爭這個黑幕本身。雖然也算是大逃殺但 Fate 系列中的主角們要挑戰的最後就是遊戲規則的本身,這點就和 PUBG 不同。
另一方面就是雖然算是「雙人組隊吃雞」,但是 PUBG 裡玩家的身份是平等的,會幫互助不存在依附的關係,但是在 Fate 系列中 Master 和英靈之間存在主從關係,有時候還是 Master 對從者畢恭畢敬(比如時臣和金閃閃的關係),雙方地位的不對等讓 Master 和英靈之間的關係,要麼就是特別匹配,要麼就是互相利用,甚至有的就根本合不來,三觀都不同的兩個角色放在一起去搶聖盃,這就好比 PUBG 中的隨機野隊,在 Fate 裡極端情況下還能重新組隊的。相對來說 作為架空故事的 Fate 系列,比作為遊戲有著一定規則的 PUBG 有著更大的可能性或者說可以突破規則的限制有更多的劇情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