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是佛教的一個分支。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區別主要有四點:
1.藏傳佛教是密教中的金剛乘與顯教中的菩薩乘合二為一的宗教,而漢傳佛教主要是菩薩乘。藏傳佛教雖是顯密皆有,但以密宗為精華,尤其是四部密法都具備,而漢傳佛教中的密宗只有前三部密法,沒有無上密,而且漢密已失傳。
2.藏傳佛教分大小十幾個教派,但都是以中觀見為究竟正見,沒有獨尊唯識宗,而漢傳佛教受唯識宗影響比較大,漢傳佛教宗派中還有一個專門的唯識宗。另外,現在的漢傳佛教主要是淨土宗與禪宗,在教義上與藏傳佛教有所不同。
3.藏傳佛教由於歷史上實行政教合一制度,所以佛教受政教合一制度的影響較大,多數藏族同胞信仰佛教而且虔誠度較大。漢傳佛教就做不到這一點。
4.藏傳佛教流行於西藏地區,漢傳佛教流行於漢地,由於兩地的文化風格的不同,因此兩種佛教在文化風格上有較大的差異,比如僧人的生活習慣、寺廟的建築風格、佛像的造型等等,有較大的區別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
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
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姓新稱喬達摩,舊稱瞿曇;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
藏教:為天台大師智顗所立‘化法四教’之一。全稱三藏教。即小乘教之別稱。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聖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所言三藏教者,一修多羅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曇藏;(中略)此之三藏教的屬小乘。’
此即以三藏為小乘教之別稱。其中之修多羅藏,指四阿含;毗尼藏,指八十誦律;阿毗曇藏,指佛及諸弟子之分別法義。此三者通稱為‘藏’。
系以其各皆含藏有一切文理之故,亦即阿含為定藏,毗尼為戒藏,阿毗曇為慧藏;合此三藏之教,具有轉惡為善、轉迷開悟、轉凡成聖之功用,故並稱為三藏教。
藏傳佛教是佛教的一個分支。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區別主要有四點:
1.藏傳佛教是密教中的金剛乘與顯教中的菩薩乘合二為一的宗教,而漢傳佛教主要是菩薩乘。藏傳佛教雖是顯密皆有,但以密宗為精華,尤其是四部密法都具備,而漢傳佛教中的密宗只有前三部密法,沒有無上密,而且漢密已失傳。
2.藏傳佛教分大小十幾個教派,但都是以中觀見為究竟正見,沒有獨尊唯識宗,而漢傳佛教受唯識宗影響比較大,漢傳佛教宗派中還有一個專門的唯識宗。另外,現在的漢傳佛教主要是淨土宗與禪宗,在教義上與藏傳佛教有所不同。
3.藏傳佛教由於歷史上實行政教合一制度,所以佛教受政教合一制度的影響較大,多數藏族同胞信仰佛教而且虔誠度較大。漢傳佛教就做不到這一點。
4.藏傳佛教流行於西藏地區,漢傳佛教流行於漢地,由於兩地的文化風格的不同,因此兩種佛教在文化風格上有較大的差異,比如僧人的生活習慣、寺廟的建築風格、佛像的造型等等,有較大的區別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
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
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姓新稱喬達摩,舊稱瞿曇;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
藏教:為天台大師智顗所立‘化法四教’之一。全稱三藏教。即小乘教之別稱。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聖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所言三藏教者,一修多羅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曇藏;(中略)此之三藏教的屬小乘。’
此即以三藏為小乘教之別稱。其中之修多羅藏,指四阿含;毗尼藏,指八十誦律;阿毗曇藏,指佛及諸弟子之分別法義。此三者通稱為‘藏’。
系以其各皆含藏有一切文理之故,亦即阿含為定藏,毗尼為戒藏,阿毗曇為慧藏;合此三藏之教,具有轉惡為善、轉迷開悟、轉凡成聖之功用,故並稱為三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