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醫隨感

    溼氣的問題,從來都是朋友們關心的,我來回答此題。

    溼氣分為內溼和外溼。

    說到內溼,有哪些邪氣(或者說物質)相近呢?那就是水。我們五臟管運化水液的就是脾。脾的生理功能就包括運化水谷和水溼。所以溼氣(內溼)的形成與脾關係密切。

    而外溼則多是環境居處影響交大。

    但是溼邪也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我們的人體有個自我修復能力(正氣),它一直在將體內的各種邪氣排出體外,溼氣也不例外。但是,人體是活的主體,每天又有新的溼氣產生。所以溼氣實際處於一個動態的情況下。如果產生溼氣的速度大於機體排出(修復)能力,那麼,這個人就會有溼氣形成。反之,則沒有溼氣。

    1內溼(內因)形成。主要是脾的運化功能無權,使得本該化為水谷精微的食物,沒有如期完成,而是化成了水溼(你可以理解為水溼是水谷化為精微的中間產物)。

    2外溼(內外因合病)。主要因為,正氣不足,同時有外邪(溼邪)外侵,造成外邪留於機體。此處包括風溼。

    治療:

    ①苦寒燥溼。多選用黃連,黃柏,梔子等苦寒藥物,適於帶有熱象的溼邪。

    ②芳香化溼。脾胃運化無權,有時不是虛弱,而是溼阻脾困,此時不用補脾,而是選用芳香藥物,喚醒脾胃功能即可,如藿香,佩蘭,香薷等。

    ④祛風溼。風溼多為外來,屬外邪侵入。多留於腠理,筋脈,皮部等。所以此類藥物多有通經脈之功效。如青風藤,海風藤,伸筋草,透骨草等。

    ⑤健脾除溼。若說淡滲利溼治標,那麼健脾利溼則為治本。用於溼邪不重,或者溼邪已去大部(標),需要進一步健脾治本的患者。此類藥物多苦溫,如白朮,蒼朮,生薏苡仁等。

    ⑥清熱利溼。溼邪兼有熱象。選藥當為苦寒之品,以便溼熱同去。藥物如馬齒莧,生薏米,車前草等。

  • 2 # 湖北視界

    生活環境,春夏之交,雨水較多,溼氣重,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不能直接睡在地板上。保持室內乾爽。有氧運動,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做有氧運動,有助微迴圈。增強體育鍛煉也能夠排除體內的溼氣,比如可以做一些中醫的體操,比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等,所以透過以上幾種方法,溼氣重應該得到良好的緩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汽新能源EX系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