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嘻嘻哈哈真的好

    半兩錢。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錢”,即指秦國開始由王室鑄造貨幣的流行,標明秦國王室專鑄貨幣制度的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戰國時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貝幣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貨值不一的龐雜混亂的六國貨幣,把秦統一貨幣的政策和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史記平準書索隱》引《古今注》 :“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今見秦半兩錢大小輕重不一,錢徑一般3.2-3.4釐米,重8克左右。錢文突起而狹長,略具弧形。無內外郭,背平素。有重過10克以上,甚至重達20多克的,或說即《索隱》所載的“當百錢”。擴充套件資料:秦二世“復行錢”以後的半兩錢,體積明顯較前輕小。如從始皇陵T2出土的半兩錢,直徑2.7釐米,重4.1克,合秦制6銖稍強。始皇陵北魚池村遺址出土的半兩錢,直徑在2.6至2.8釐米之間,重量在2.2至3.8克之間,合秦制3.3至5.7銖。這些錢例較秦統一不久鑄的標準錢,均減輕一半左右,但錢型較整齊,錢文小篆,字形稍長,當屬官錢,可能是二世所鑄。秦二世即位剛一年就爆發了秦末農民大起義,天下大亂,私鑄蜂起。於是製作粗劣,穿孔較大,錢徑不到2釐米,重不足2克的小半兩,亦稱“秦榆莢錢”也出現於市場。可見一國之貨幣可以反映國力之盛衰。“復行錢”是秦王朝行將傾覆時採取的應急措施,敲響了“半兩錢”走向衰落的喪鐘。秦末貨幣的嚴重減重變質,與秦王朝的衰亡是同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花店需要多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