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78361049623

    等面發的像麵包一樣圓鼓鼓的時就可以了,用手扒開發現像麵包一樣都是一個個小孔。發過勁的話會變稀變酸。要想補救可以加鹼,加乾麵。若干面加得過多可以再發一會兒。若是用發酵粉發的,可以不用鹼,一般酸不了。 包子包好後最好讓它長一會兒,也就是放在溫暖處一會兒,使包子皮有再次發起來的感覺,這是可以開水上鍋,蒸二十到二十五分鐘即可。注意讓包子長時外面蘸些乾麵,防止長到一起,上鍋時拿不開。 拓展資料: 發酵工程中不是隻有制酒精才叫發酵,制穀氨酸等也叫發酵,不一定要嚴格隔絕空氣,制穀氨酸時就是要通入無菌空氣。所以還是要看菌體是厭氧型的還是需氧型的,是需氧型的,通入的空氣要注意是無菌的。而且擴大培養時還是需要空氣讓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使它分裂得更快。還要控制好pH,細菌6.5~7.5,真菌5.5~6.5,還要攪拌散熱,使菌體與混合液充分接觸,還要注意控制溫度。

  • 2 # a不會愛的小笨蛋

    麵粉很粘手需要加麵粉揉。和麵技巧“三步加水法”,可以使整個和麵過程乾淨利索,達到“麵糰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具體操作是:和麵時為避免水分與麵粉的比例失調,不能一次將水加足,而是麵粉倒在盆裡或面板上,中間扒出一個凹槽,將水分次徐徐倒進凹槽裡,用筷子慢慢攪動。待水與麵粉充分攪拌均勻,水被面粉吸乾時,用手反覆搓拌麵,使麵粉成許許多多小面片,俗稱“雪花面”。這樣,既不會因麵粉來不及吸收水分,而使水流淌得到處都是,也不會粘得滿手滿盆都是麵糊不利操作。然後,再朝“雪花面”上灑水,用手攪拌,使之成為一團團的疙瘩狀小麵糰,稱“葡萄面”。此時麵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較大,可將麵糰揉合在一起成塊,將面盆或面板上粘的麵糊用力擦掉,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麵粉灑在“葡萄面”上,就可用雙手將葡萄面揉成光滑的麵糰。

    發酵好的麵糰粘手是什麼原因是因為澱粉水解糊化,所以粘手,又叫漿糊!發酵過頭了,呈現蜂窩狀,明顯產生過多的氣體,發酵過久了,要麼發酵粉放多了,後面加麵粉因為不是很均勻,也沒有發酵蓬鬆,所以硬;另一方面來說也是你水放多了,導致出現這個問題,我不是做麵點的也說不出太多的道理,只能從生物發酵的角度來給你解示;糊化是澱粉與水反映產生的,粘性就是這樣來的,所以糊化是一個生物反應名詞,瞭解就好,水多了,水解的多,粘性越重,那是事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常識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