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酵解是指將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為丙酮酸,ATP和NADH+H﹢的過程,此過程中伴有少量ATP的生成。是體內葡萄糖代謝最主要的途徑之一,也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謝相聯絡的途徑。
糖酵解可分為二個階段,活化階段和放能階段。
準備階段
(1)葡萄糖磷酸化(Phosphorylation)
“葡萄糖”是較穩定的化合物,要使之放能就必須給予“活化能”來推動此反應,即必須先使“葡萄糖”從“穩定狀態”變為“活躍狀態”。催化酶為“己糖激酶”,此反應必須有Mg2+的存在。
(2)“葡萄糖-6-磷酸”重排生成“果糖-6-磷酸”。催化酶為“葡萄糖磷酸異構酶”。
(3)“果糖-6-磷酸”經酶催化生成“果糖-1,6-二磷酸"。催化酶為"磷酸果糖激酶-1"。
(4)“果糖-1,6-二磷酸”斷裂成“3-磷酸甘油醛”(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和“磷酸二羥丙酮”,催化酶為“醛縮酶”。
(5)“磷酸二羥丙酮”很快被酶催化為“3-磷酸甘油醛”。催化酶為“丙糖磷酸異構酶”。
無論是以上哪種進入方式,在這一階段都沒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放能階段
(6)“3-磷酸甘油醛”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1,3-diphosphoglycerate),釋放出2個e-和1個H+,傳遞給電子受體NAD+,生成NADH+H+,並且將能量轉移到高能磷酸鍵中。催化酶為“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
(7)不穩定的“1,3-二磷酸甘油酸”失去高能磷酸鍵,生成“3-磷酸甘油酸”(3-phosphoglycerate),能量轉移到ATP中,1個“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1個ATP”。催化酶為“磷酸甘油酸激酶”。
【此步驟中發生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8)“3-磷酸甘油酸”重排生成“2-磷酸甘油酸”(2-phosphoglycerate)。催化酶為“磷酸甘油酸變位酶”。
(9)“2-磷酸甘油酸”脫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phospho-enol-pyruvate)。催化酶為“烯醇化酶”。
(10)PEP將磷酸基團轉移給ADP生成ATP,同時形成丙酮酸。催化酶為丙酮酸激酶。
【此步驟中發生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生理意義
糖酵解最重要的生理意義在於迅速提供能量尤其對肌肉收縮更為重要。此外,紅細胞沒有線粒體,完全依賴糖酵解供應能量。神經、白細胞、骨髓等代謝極為活躍,即使不缺氧也常有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
糖酵解是指將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為丙酮酸,ATP和NADH+H﹢的過程,此過程中伴有少量ATP的生成。是體內葡萄糖代謝最主要的途徑之一,也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謝相聯絡的途徑。
糖酵解可分為二個階段,活化階段和放能階段。
準備階段
(1)葡萄糖磷酸化(Phosphorylation)
“葡萄糖”是較穩定的化合物,要使之放能就必須給予“活化能”來推動此反應,即必須先使“葡萄糖”從“穩定狀態”變為“活躍狀態”。催化酶為“己糖激酶”,此反應必須有Mg2+的存在。
(2)“葡萄糖-6-磷酸”重排生成“果糖-6-磷酸”。催化酶為“葡萄糖磷酸異構酶”。
(3)“果糖-6-磷酸”經酶催化生成“果糖-1,6-二磷酸"。催化酶為"磷酸果糖激酶-1"。
(4)“果糖-1,6-二磷酸”斷裂成“3-磷酸甘油醛”(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和“磷酸二羥丙酮”,催化酶為“醛縮酶”。
(5)“磷酸二羥丙酮”很快被酶催化為“3-磷酸甘油醛”。催化酶為“丙糖磷酸異構酶”。
無論是以上哪種進入方式,在這一階段都沒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放能階段
(6)“3-磷酸甘油醛”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1,3-diphosphoglycerate),釋放出2個e-和1個H+,傳遞給電子受體NAD+,生成NADH+H+,並且將能量轉移到高能磷酸鍵中。催化酶為“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
(7)不穩定的“1,3-二磷酸甘油酸”失去高能磷酸鍵,生成“3-磷酸甘油酸”(3-phosphoglycerate),能量轉移到ATP中,1個“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1個ATP”。催化酶為“磷酸甘油酸激酶”。
【此步驟中發生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8)“3-磷酸甘油酸”重排生成“2-磷酸甘油酸”(2-phosphoglycerate)。催化酶為“磷酸甘油酸變位酶”。
(9)“2-磷酸甘油酸”脫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phospho-enol-pyruvate)。催化酶為“烯醇化酶”。
(10)PEP將磷酸基團轉移給ADP生成ATP,同時形成丙酮酸。催化酶為丙酮酸激酶。
【此步驟中發生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生理意義
糖酵解最重要的生理意義在於迅速提供能量尤其對肌肉收縮更為重要。此外,紅細胞沒有線粒體,完全依賴糖酵解供應能量。神經、白細胞、骨髓等代謝極為活躍,即使不缺氧也常有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