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鷹—福
-
2 # 0寒潭居士0
普通住宅應該和醫療衛生教育一樣列入民生工程,由公益性單位開發、限定利潤價格,確保老百姓住上房子,即便像醫療教育一樣出現一些問題,但總體可控。
原來的住房體制改革有得有失,純福利住房不利於人口流動、經濟發展;完全市場化又造成了房價飛漲。
住房改革依舊還在摸索中,如以前的保障房、現在的共有產權住房,集體土地建房等,但想要達到老百姓滿意,目前尚未看到希望。
-
3 # 株洲龍5052075049444
住房制度改革已走了二十餘年。改革之前,住房以實物分配為主,只要是單位的員工,到了結婚的年齡,就可向單位申請住房分配。那時,所有的住房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國家的住房福利制度。生活的壓力相對小一些。但是那時的住房面積都很小,共廚房,共廁所,生活沒有現在方便。住房制度改革以後,取消了實物分房,實行貨幣購房,房價由市場決定。短短二十餘年,老百姓的住房條件大大改善,共廁所,共廚房的住房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房價隨著市場的發展,也不斷上漲,給現在的年青人購房增加了壓力。住房制度的改革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房價的調控問題,土地價格的控制問題,政府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加以調控,讓老百姓買得起房,住得起房。讓房價迴歸到正常規律,不要爆漲爆炒。
實物分房與貨幣購房各有利弊。前者過於慈善阻礙房子數量的增加和質量提高,後者無數量邊際空置,導致市場失衡、區域之間社會經濟發展不均。住房功能決定了市場不能是需求雙方競價交易,如果實現房住不炒的商品房本位,市場供需要由三方保持均衡博弈,形成三角形式的供需迴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