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emi娛樂

    魯密是16世紀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在今土耳其境內,明代稱其為魯迷或魯密。魯密銃就是 當時土耳其軍隊裝備的一種火繩槍,明代萬曆年間傳入中國。火器研製家趙士楨在明萬曆二十 六年(公元1598年)仿製成功。銃身長20〜23。 3釐米,重3〜4千克,尾部有鋼製短刀一把。

  • 2 # 守舊人昊哥

    武器結構

    魯密銃,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趙士楨向魯密國使者朵思麻請教魯密國火槍的構造及製作方法,經改進後製成“魯密銃”。

    史載:“約重七八斤,或六斤,約長六七尺,龍頭軌、機俱在床內。捏之則落,火燃復起,床尾有鋼刀,若敵人逼近,即可作斬馬刀用。放時,前捉託手,後掖床尾,發機只捏,不撥砣然身手不動,火門去著目對準處稍遠,初發煙起,不致燻目驚心。此其所以勝於倭鳥銃也。用藥四錢,鉛彈三錢”。

    《武備志》中曰:“鳥銃:唯魯密銃最遠最毒。”

    整個魯密銃的形制構造,由銃管、銃床、彎形槍托、龍頭和扳機、火門、機軌、前口、後門,及名為照門、照星的瞄準裝置等組成。

    其銃管為筒形,用精煉的鋼鐵片卷制而成,由大、小兩管貼切套合,“長四尺五六寸,約重四五斤,愈長愈妙,後著照門,前著照星,火門在側邊,下著二三鐵鈕,以便下捎釘,放時不致振動”;銃床“後尾用鋼鐵片一條,向上,磋作刀刃”;“銃腹既長,若赳火門,並鉛子,及洗時布紙等物不出,取開方便,左轉則進,右轉則出”;扳機和機軌分別用銅和鋼片製成,其厚如銅錢,隱於銃床內;龍頭式機頭與機軌均安於槍把,並在貼近發機處安置長1寸有餘的小鋼片,以增加彈性,使槍機能夠捏之則落,射畢後自行彈起,乃具有良好的機械回彈性。

    魯密銃的構成還包括裝發射藥的火藥罐,裝發藥的發藥罐、點火用的慢燃火繩及搠杖。火繩以綿線作四股編成;火藥“每銃用罐一個,以銅為之,上管恰好裝一銃之藥,頸下用銅一片作門,用時以指堵管口,開門倒傾,待管中藥滿,仍閉頸門,裝入銃內”;“發藥罐形如蒸餅,口大如箸頭,上塞口木,用時以口銜出,宜長三寸許,以便裝還時眼看得見”;“搠杖插在銃床之下,用以築藥送子”。

    總之,由趙士楨仿製的魯密銃,射程遠,威力大,形制比日本鳥銃優越,構造亦較鳥銃有不少進步。其身管加長,發火裝置亦有改進,龍頭機規安裝於銃床內,扣規龍頭落於火門,火藥燃後,又自行昂起。銃床尾有鋼刀,倒轉過來,近戰可作斬馬刀用。在趙士楨先後研製的魯密銃、西洋銃、掣電銃、迅雷銃、三長銃、旋機Kuga銃、震疊銃等10多種火繩槍中,魯密銃無疑是當時最突出的火器之一。(個人認為可作斬馬刀的功能並不實用,魯密銃圖片也沒有鋼刀。歐洲也有類似的設計,但並沒有大量採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km2等於多少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