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吉林國企資訊
-
2 # 安徽中公教育
申論高分文作者心得分享:
心態篇
不畏將來,最壞的結果也就是這次國考失敗,明年再戰。不念過去,拋開不再去想之前練習時居高不下的錯誤率,著眼當下。參加國考那天,大概是我求職期間參加各類筆試中心態最放鬆的一場了。並不是因為胸有成竹,而是因為對結果不抱期待,不給自己任何壓力,做好最壞的打算。
但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很大程度上也是這種心態幫助了我在考試中獲得不錯的成績。保持這樣輕鬆的心態,能讓自己在做申論時,不管是閱讀題還是寫作文時,都不會因為過於緊張而失誤。如果太過緊張,容易產生沒自信、懷疑自己、想放棄等情緒;太過於看重國考的得失,也很有可能導致自己答題時思緒混亂無序、顧此失彼,甚至把對的答案改成錯的。所以,雖已是“老生常談”,但我仍要強調能在國考中輕裝上陣,以輕鬆心態應對,便已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而你如果是第一次參加國考,那更可以如我一樣,“無知者無畏”,微笑迎戰。
申論衝刺
大概有不下五十個人問過我申論技巧,我每次給的回答都是,“抄原文!抄原文!抄原文!”。重要的事情說很多遍!“抄原文”三個字就是我做申論閱讀題時始終秉持的核心理念。其實我一直覺得國考申論就跟我們高中、初中考語文是一樣一樣的。看完問題之後,就去原文中找答案,找到能夠對應的原文語句作為答案,就照抄下來,就是這麼簡單。很多人總是會想著去轉變原文文字,用自己的語句去表達。個人覺得,這樣反倒弄巧成拙,你不僅需要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去構思答案,正確率還很有可能更低。所以,能抄原文的一定要抄原文。
那對於那些原文中完全找不到答案,只能用自己的文字表述的答案,我覺得就是很有技巧了。從我當時答題的方法來看,我會盡量將原文的句子儘可能的保留,然後小幅度地進行改裝。譬如關鍵字、關鍵詞這類一定用原文的,絕不擅自替換。我偏重於突出答案的內容,只求答對,所以在語法上就沒那麼講究了。
針對大家都很頭疼的作文問題,我當時備考期間看了比較多的往年高分申論範文,從中汲取一些靈感和素材。也背了不少名人名言,時事政治,這些都能讓文章充實很多。同時文章採用總—分,總—分—總這樣的格式都是比較穩健討喜的。也可以多在文章中用些比喻句,這樣作文會生動有趣的多。
高分要素
要想得高分,
首先要懂得“抄”,
要抄得全面、準確。該抄哪些呢?
一是關聯詞後的內容,
三是反覆出現表述規範的詞語;
四是具有總括性的句子;
其次,為了讓答案更有條理,一定要記得標序號;
最後,一定要記住將關鍵詞前置。
注意“潛臺詞”
題目要求“觀點明確”,
表示一定要總結;
題目要求“邏輯清晰”,
表示要分段;
題目要求“條理清晰”,
表示要標序號;
題目要求“全面準確”,
表示答的點要全;
題目要求“結合具體事例或論據充實”,
表示要新增例子。
各題型答題技巧
一要表態,我的觀點是什麼;
二要闡述清楚為什麼對為什麼錯(理由);
三要簡潔明瞭地談談對策;
公文寫作題
一要注重格式分
除非題目說不要格式,
否則都要按照標準格式來答題:即標題+稱呼+落款;
二要注重語言分
題目要求生動、富有感染力、通俗易懂等,
在句子中加“啊、吧、呀”等語氣詞;
三要注重內容分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要面面俱到;
闡釋題三步走戰略:
一是XXX是指……;
二是表現在……;
三是應該……。
謹記“是指……,表現在……,應該……,如……”的形式,
闡釋題不用表態,是什麼就是什麼。
全面概括題
提問方式一般是“請你概括主要內容”。
一是要按要素答題,儘量寫全要素;
二是根據題目要求,分段答題,每段剩下的空格可以用來補充資訊;
三是答案要素要分層:問題+原因+對策。
志不強者智不達。走上公考之路,一路上免不了的坎坷,那麼意志就必須要堅定。我們做任何事情,信心總是要有的,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始終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公。有時候,心態真能決定你是否成公。正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只有這樣,在你們複習、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才能始終往前。最後,請大家不要把公考太當回事,只不過比我們平常的練習的逼格高了那麼一點點。我相信,在自己不斷的努力下,你們也能成功。
回覆列表
範文:
用和諧促發展
“五味雜陳之為和,五音相映之為諧”和諧是不同之間的協調共生,和諧是美好的體現。和諧是修身之要,和諧是齊家之本,和諧是治國之綱。同樣和諧強調的就是處理好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整個世界的關係。因此,構建和諧社會,需要用和諧文化來修身來處世來順應自然。
和諧促進人內心的平和,是協調發展的第一步。內心平和、物我兩忘是中國文人長久以來追究的內心境界,然而卻不得不承認當代人在處理與自我關係之時卻背離了這樣的原則,當代或是繁忙庸碌無所作為,或是性情乖張輕易發怒。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悲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於工作壓力巨大,每天深陷在沉重的工作之中,讓人難以釋放壓力;另一方面在於社會矛盾多樣化,在生活中每個人之間都可能存在著矛盾,甚至隨時可能激化,難以找到知心的朋友。但根本原因在於當代人生活中逐漸遺忘了曾經最終重要“和諧”,缺乏和諧理念必然看待自我看待世界變得不再平和。因此當代社會要重拾和諧理念推進人們的內心平和,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
和諧促進人與自然正確相處,是綠色發展之基。關於綠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用生動的語言加以闡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調的就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然而目前中國的發展道路卻是以犧牲自然生態為代價的。從肆虐霧霾到到水土流失,從土壤汙染到亂排汙水。種種現實說明中國當前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人與自然關係並不協調。而中國自古以來強調的“和諧”理念正包含著人與自然、人與世界、人與宇宙的和諧。“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正是這種和諧理念的表述。因此唯有在發展中重樹和諧的理念才能真正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實現天人合一,進而促進綠色發展。
和諧改善社群人際關係,是共享發展的發力點。良好的社群人際關係,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鄰里關係不和諧那麼必然會導致問題積累社會矛盾多發。中國歷史上不乏和諧鄰里的例子。例如“六尺巷”就是這樣的典型。當宰相的家人與鄰居爭地之時,千里傳信希望宰相能夠利用職權“幫助”一下家人。而宰相回覆卻留下了千古佳句“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傳遞了鄰里和諧之道。最終兩家人各退三尺形成了鄰里和諧的象徵“六尺巷”。一封家書傳遞的是和諧之道,六尺巷正為當代社會建設指明瞭方向。因此需用和諧理念改善社群人際關係。
踐行和諧文化,是促進人自身協調發展根基;學習和諧文化,是與人和諧的初始一步;追求和諧文化,更是促進生態和諧的必由之舉。可以說和諧文化正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撐。可以說踐行核心就是在促進協調發展,就是在推動共享發展,就是在實現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