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牙泉的來歷1、古河道殘留湖。該觀點認為月牙泉是附近黨河的一段古河道,很久以前,黨河改道,大部分古河道被流沙淹沒,僅月牙泉一段地勢較低,由於地下潛流出露,彙集成湖。湖水不斷得到地下潛流的補給,因而不會枯竭。20世紀50年代測量,月牙泉水面東西長218米,南北最寬處54米,平均水深5米,最深處7米有餘。2、斷層滲泉而成。該觀點認為月牙泉南側有一東西向的斷層,斷層上盤抬高了地下含水層,下盤降到附近潛水面時,潛流通出成泉。3、風蝕湖形成。即原始風蝕窪地隨風蝕作用的加劇,當達到潛水面深度時,在新月形沙丘內灣形成泉湖。由於環繞月牙泉的沙山南北高,中間低,自東吹進環山窪地風會向上方走,風力作用下的沙子總是沿山樑和沙面向上卷,因而沙子不會刮到泉裡,沙山也總保持似脊似刃的形狀,這才形成沙泉共存的奇景。4、人工挖掘而成。認為月牙泉形狀與半輪新月惟妙惟肖,好似人工刻意修飾的結果,加之古籍中有“沙井”的記載,既然稱井必須是人力勞作的結果。二、其他資訊1、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西南5公里處(座標 :北緯 40°05′11.98″ ,東經 94°40′09.99″ ),在城南7公里鳴沙山北麓。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澈”。2、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內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因“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3、相傳泉內生長有鐵背魚、七星草,專醫疑難雜症,食之可長生不老,故又有“藥泉”之稱。
一、月牙泉的來歷1、古河道殘留湖。該觀點認為月牙泉是附近黨河的一段古河道,很久以前,黨河改道,大部分古河道被流沙淹沒,僅月牙泉一段地勢較低,由於地下潛流出露,彙集成湖。湖水不斷得到地下潛流的補給,因而不會枯竭。20世紀50年代測量,月牙泉水面東西長218米,南北最寬處54米,平均水深5米,最深處7米有餘。2、斷層滲泉而成。該觀點認為月牙泉南側有一東西向的斷層,斷層上盤抬高了地下含水層,下盤降到附近潛水面時,潛流通出成泉。3、風蝕湖形成。即原始風蝕窪地隨風蝕作用的加劇,當達到潛水面深度時,在新月形沙丘內灣形成泉湖。由於環繞月牙泉的沙山南北高,中間低,自東吹進環山窪地風會向上方走,風力作用下的沙子總是沿山樑和沙面向上卷,因而沙子不會刮到泉裡,沙山也總保持似脊似刃的形狀,這才形成沙泉共存的奇景。4、人工挖掘而成。認為月牙泉形狀與半輪新月惟妙惟肖,好似人工刻意修飾的結果,加之古籍中有“沙井”的記載,既然稱井必須是人力勞作的結果。二、其他資訊1、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西南5公里處(座標 :北緯 40°05′11.98″ ,東經 94°40′09.99″ ),在城南7公里鳴沙山北麓。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澈”。2、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內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因“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3、相傳泉內生長有鐵背魚、七星草,專醫疑難雜症,食之可長生不老,故又有“藥泉”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