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海方碑

    這是恨人有、笑人無,典型的吃不到就說酸的酸葡萄心理。

    人類的心理特質十分複雜,不僅存在透過評估價值制定行動策略這一回路,還存在先行動、再透過自我催眠為自己行動辯護的趨向。

    拿我自己的經歷舉例:小學五年級期末考試,數學壓軸應用題,我跟七八個小同學的答案都是一樣的,於是就信心滿滿,但內心隱隱覺得還是有哪裡不對,之所以答案一樣可能是因為我們全錯了。但是我們拒絕改口,並大聲嘲笑了那個做出不同答案的同學。我到現在都記得特別清楚,我們的答案是210,他的答案是240。

    直到老師公佈最終答案,全班人幾乎都傻眼了,只有那個算出240的同學是對的,雖然他因為其他題目錯誤並沒有比我們分數高,但那一次的考試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說大多數人都站在我這邊,我就是正確的,真理與支援它的人數無關,人數多少隻能是催眠自己、自欺欺人的麻醉劑。

    走上社會,看到了更多有酸葡萄心理的人。他們明明沒有能力去吃到葡萄,於是就自我催眠葡萄是酸的,不好吃,看起來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然而細細分析這種哭笑不得的酸葡萄心理背後,其實是想用遮羞布遮住赤裸裸的辛酸——明明葡萄是好吃的,然而自己就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吃不到,多麼無力又絕望……與面對這種無力的絕望感相比,他們選擇了矇住自己的眼睛,自我催眠:那個葡萄,不好吃。

    等到有一天條件達到了,手握葡萄的時候,他們又瞬間換了一副面孔,說葡萄好吃,我相信這是真實情感的表露,他們其實從一開始就是想吃葡萄而不得的。

    酸葡萄心理的人們,其實是對生活真相存有怯懦,無法正面迎接生活困難的糾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非同步電動機轉速很慢帶有嗡嗡聲是什麼原因?謝謝?